第23部分(第2/4 頁)
“孩子呀孩子,你才是真正的葉飄零呵!”回過頭來,見番兵只在數丈之外,猛地裡一甩手,數十顆雷火彈迸出,眾番兵齊聲慘叫,慕容秋水心如電轉,一幕幕往事流入心中,不覺輕輕一笑:“此生能有人為我捨死忘生,死無憾矣。”湧身一躍,水波輕響,就此隱沒在滔滔江水之中。激流飛下,剎那之間,江面又恢復了平靜,碩雪飄落水中,倏忽不見。濃煙消散,風雪依然,蒼穹上下,天愁地慘。雲霧之間,似乎有人隱隱大喊道:“秋——水——!”然而一代巾幗豪雄,女中元帥,就此身喪九泉,有人作詩嘆曰:九天仙子下凡來,征戰四方血染埃。荊楚同悲失女主,越吳共泣折良才。
當年奮武長江喜,今歲逐流碧水哀。從此江山顏色少,空憐孤月照瑤臺。
因嘆當年慕容秋水絕代姿顏,荊揚百姓盡皆俯首,於是又有人嘆曰:不遜迴廊飛燕身,荊王夢裡俏佳人。朱顏綠鬢羞花月,義膽俠肝泣鬼神。
千種風情埋瀚海,萬般柔意掩凡塵。三生盟誓成虛幻,何日寢宮再啟門!
畢竟後事如何,依舊下回分解。
第四十四回 安寧俯首重歸附 呂布奮威向襄江
卻說清兒正在宛城與李典樂進相拒,數場爭戰,勝負不分,忽然聞得慕容秋水有難,急遣黃忠、太史慈各領一萬軍馬火速去救,自己引剩餘軍士斷後,亦欲緩緩而退。李典樂進聞之,要緊引兵殺出,將清兒並五千兵馬,困在宛城之中,清兒數番衝殺,終是不能突圍。城中兵士,漸漸稀落,南陽城牆,盡皆崩壞,敵兵大舉入城,眾百姓紛湧而逃。清兒知宛城終究難保,面南大喊道:“壯士報國,雙十足矣,今吾二十有六,雖死何憾!”盡起餘兵,奮勇衝殺,寶劍到處,連刺副將十餘員下馬,李典樂進連忙來迎,清兒抖擻精神,戰退二將。募地裡箭雨飛來,可憐清兒一生善射,今日亦身遭此報,肩頭背上,紛紛中箭,自覺昏沉,伏於鞍上。
左右牙將齊上,舍死護住清兒。李典樂進上前來擒,忽然一彪輕騎趕到,衝入敵陣之中,當先一將,蛇矛疾舞,勇不可當,先退李典,後逼樂進,殺散敵兵,救出清兒,疾往汝南退去。解此危者,乃安寧也,當下安寧退之汝南,清兒已為軍醫救醒,見安寧來到,急道:“秋水有難,速去解之。”
安寧道:“清兒放心,秋水是我嫂嫂,焉能不救?”清兒道:“安寧你早日念兄弟之情,焉有今日!”安寧乃留周泰引重兵護住汝南,自領千餘輕騎直奔武陵。
這邊葉飄零聞得秋水懷子出征,心如火焚,急著呂布引鐵騎軍駐守新野,以當趙雲之師,自領一千輕騎直奔武陵而來。趕到慕容秋水大營,女兒軍猶自在浴血拼殺,無奈番兵越來越多,已是眾寡不敵。葉飄零虎吼一聲,殺入敵軍叢中。女兒軍士氣大振,隨後跟著掩殺,四面喊聲大作,程普、李通、臧霸各路援軍紛紛趕到,殺散番兵,解了重圍。
葉飄零哪顧得上安頓諸軍,縱騎出來尋找慕容秋水蹤跡,衝上土山,四面張望,見到遠處一隊番軍往江邊而去,當即趕來。可憐世間陰差陽錯,原在一瞬之間,當慕容秋水剛剛映入眼簾之際,正是她身入沅水之時。葉飄零大叫道:“秋水!”直衝而前,番兵有如波開浪裂,讓他撞到江邊,沅水之中,水花全歇,只一個黑點漸漸遠去。
葉飄零仰天大吼,身旁番兵番將一齊殺上。葉飄零紅了雙眼,回馬衝入陣中,正是虎入羊群,槍挑鑽打,鮮血亂濺,沙摩柯迎上,被他槍到處,咽喉對穿,葉飄零來回狠殺,身中三槍,奮力狠挑戰將數十員,小兵更不計其數,槍尖已然損壞,留情結竟被磨平。眾番兵見他如此兇悍,心下皆慌。程普諸人急領軍士趕到。
葉飄零拋下長槍,仰天大叫不已。程普問道:“主公,這些番兵如何處置?”葉飄零雙目如電看去,眾番兵紛紛伏地,口稱願降。葉飄零紅眼沉聲道:“無義之人,反覆之輩,盡給我生祭秋水。”眾將依言將數千番兵盡皆亂棒打死,祭於江邊。葉飄零望著這人間慘狀,緊握著雙手,掌心被指甲刺出血來。於是又有人三吊慕容秋水曰:江邊不見銀鈴聲,一怒衝冠殺氣騰。
仁義半生成畫餅,萬千白骨葬征程。
當下葉飄零伏在江邊,大哭道:“秋水,若非趙子龍無故攻我,你焉能就此喪命?吾必生擒趙雲,將其人頭祭汝,然後吾再與汝相會於九泉。”當下引軍迴轉襄陽。
半途正遇安寧率一千輕騎急馳而來。葉飄零見了親人,愈加傷感,落淚道:“安寧啊安寧,我四人來到此間,相依為命,你卻偏偏另起二心。當日你若不離我而去,縱四面攻我,秋水豈能有今日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