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3/4 頁)
且被人們越說越神奇,竟然引來了許多前來祈禱的人。他們到沼澤地裡的小樹邊求福消災,治病祛邪,有許多祈禱的人竟然也靈驗了。這樣一來,人們對這幹鹹魚是神的傳說深信不疑。大家湊錢為幹鹹魚建了一座祀廟,將幹鹹魚供奉在裡面,在廟裡設了多達幾十人的專職祝巫,並給幹鹹魚送了一個“鮑君神”的尊號(“鮑”就是“鹹魚”的意思)。從此,“鮑君神”廟內神帳高掛,鐘鼓齊鳴,香火不斷。祈禱的人絡繹不絕地從方圓幾百裡內外赴來朝聖。
好幾年過去了,一天,一支經商的車隊路過這裡,當年放幹鹹魚的人也坐在車上。當他經過廟前的時候,看了這熱鬧的場面和廟門高懸的“鮑君神”扁額,感到十分奇怪,便下車向人打聽原因。有人向他講了這座廟宇和“鮑君神”的來歷,他不禁大聲說道:“這是我的魚,是我幾年前親手拴在一棵樹上的,哪來的什麼鮑君神呢!”他走進廟內,上前去將幹鹹魚取下,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廟裡的祝巫和那些祈禱的人被弄得哭笑不得、十分尷尬。從此以後,再也無人來朝拜這個廟,漸漸地,廟的四周長滿了野草。又過了一些時候,這座廟也倒塌了。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遇事不仔細想想是否符合自然規律,只憑主觀臆斷、人為地編造神話去盲目頂禮膜拜的做法,既無任何實效,又勞民傷財、愚昧可笑。
假博學出洋相
假博學出洋相
從前魏地有個人,素以博學多識而著稱。很多奇物古玩,據說只要他看一眼就能知道是什麼朝代的什麼器具,並且解說得頭頭是道,大家都很佩服他,他自己也常常引以為自豪。
一天,他去河邊散步,不小心踢到一件硬東西,把腳也碰痛了。他恨恨地一邊揉腳一邊四下張望,原來是一件銅器。他頓時忘了腳疼,拾起來細細察看。這件銅器的形狀像一個酒杯,兩邊還各有一個孔,上面刻的花紋光彩奪口,儼然是一件珍稀的古董。
魏人得了這樣的寶貝非常高興,決定大宴賓客慶賀一番。他擺下酒席,請來了眾多親朋好友,對大家說:“我最近得到一個夏商時期的器物,現在拿出來讓大夥兒賞玩賞玩。”於是他小心地將那銅器取出,斟滿了酒,敬獻給各位賓客。大家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都裝出懂行的樣子交口稱讚不已,恭喜主人得了一件寶物。可是賓主歡飲還不到一輪,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有個從仇山來的人一見到魏人用來盛酒的銅器,就驚愕地問:“你從什麼地方得到的這東西?這是一個銅護襠,是角抵的人用來保護生殖器的。”這一來,舉座譁然,魏人羞愧萬分,立刻把銅器扔了,不敢再看一眼。
無獨有偶。楚邱地方有個文人,其博學多識的名聲並不亞於魏人。一天,他得了一個形狀像馬的古物,造得十分精緻,頸毛與尾巴俱全,只是背部有個洞。楚邱文人怎麼也想不出它究竟是幹什麼用的,就到處打聽,可是問遍了街坊遠近許多人,都沒一個人認識這是什麼東西。只有一個號稱見多識廣、學識淵博的人聽到訊息後找上門來,研究了一番這古物,然後慢條斯理地說:“古代有犧牛形狀的酒杯,也有大象形狀的酒杯,這個東西大概是馬形酒杯吧?”楚邱文人一聽大喜,把它裝進匣子收藏起來,每當設宴款待貴客時,就拿出來盛酒。
有一次,仇山人偶然經過這個楚邱文人家,看到他用這個東西盛酒,便驚愕地說:“你從什麼地方得到的這個東西?這是尿壺呀,也就是那些貴婦人所說的‘獸子’,怎麼可以用來作酒杯呢?”楚邱文人聽了這話,臉噌地一下紅到了耳朵根,羞慚得恨不得立刻在地上挖個洞鑽進去,趕緊把那古物扔得遠遠的,像魏人一樣不敢再看。世上的人為此全都嘲笑他。
明明不學無術,卻偏要裝作博學多識的人,最終只能遠離客觀現實,成為自欺欺人出盡洋相的人。
第五十二章:襲常
第五十二章:襲常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筆者字面理解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天下萬物由“道”產生,它是天地萬物的根源。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然找到了根源,就可以從而認識它所產生的自然現象了。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