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第2/4 頁)
些,倘若長孫湘雨與劉晴換個位置,倘若她覺得付出四萬太平軍的性命能全殲謝安那六萬太平軍,依長孫湘雨的性格,多半會嘗試這麼做,畢竟這個女人早就有過前科,用高陽八萬軍民的犧牲換取了冀北大捷。
當然了,前提是伍衡還未表露出那明顯的不滿,甚至是有心想借刀殺人剷除她的意圖。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真是長孫湘雨坐在劉晴這個位置上,她可不會去管伍衡是不是初代太平軍副帥伍衛之子,勢必會先行將這顆不好控制的棋子剷除,畢竟長孫湘雨三年前助謝安平叛時,在大梁就是這麼幹的,擺下一樁鴻門宴,二話不說直接就將那些不滿她與謝安的徵西軍將領射殺。
相比之下,劉晴顯得心軟一些,先前姑息了伍衡,眼下,亦不忍用麾下將士活生生的性命去換取勝利。
也難怪,畢竟劉晴雖說幼年喪母,甚至不知親生父親為誰,但她終歸是在陳驀、楊峪等將領的呵護下長大,幾乎沒有遭到過任何的責難與挫折,而長孫湘雨不同,這個女人早在幼年時便見慣了諸般人心醜態,更一度為其母王氏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對長孫家懷恨在心,心腸之冷、之毒辣,哪怕是胤公與謝安亦暗暗心驚。
“還是撤兵吧!”目視了一眼齊植,劉晴正色說道,“倘若那謝安並非逼地那般緊,我軍沒有必要與他魚死網破,渡江後先到南郡江陵與陳大哥匯合,先助'三王'打敗'八賢王'李賢,只要李賢一死,謝安獨掌難鳴!”
不得不承認,劉晴對於大局的把握確實有其獨到之處,哪怕是被謝安逼到這般地步,亦不曾慌了心神,或者本著破罐破摔的想法打算與謝安同歸於盡。相反地,就算是在這等不利局面下,她亦能冷靜分析諸般利害,找尋那比較穩妥的一線勝機。
可惜由於失去了秦可兒這位傳遞情報的重要人物,劉晴並不清楚,眼下的'三王',也就是'秦王'李慎、'韓王'李孝、'楚王'李彥,他們的戰果也不是那般令人稱道,畢竟'安陵王'李承已率兵抵達了荊州,那可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人物。
“總之加緊渡江吧!——在謝安率大梁軍趕到之前,我軍先行渡江!將大梁軍阻在此間!”
就在劉晴剛說完這句話後,忽然有一名太平軍士卒急匆匆地奔入了帳內,叩地抱拳急聲說道,“啟稟公主,啟稟諸位將軍。船……船……”
“船怎麼了?”劉晴疑惑說道。
“有人潛入我軍暗中鑿沉船隻!——已有十餘艘兵船的船底被鑿穿!”
劉晴心中一驚,下意識站起身來,驚聲說道,“我軍將士如何?”
那士卒連忙說道,“幸虧船上將士發現得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可不是後果不堪設想麼。若是乘坐著船底被鑿穿的船隻渡江,恐怕還沒到江中央,那一船的太平軍將士都得去喂江中的魚鱉。
“是什麼人?有多少人?”劉晴沉聲問道。
“啟稟公主,鑿船的是一幫身穿黑衣的刺客,大概有百餘人,領頭的是個慣用鐮刀的傢伙,十分厲害!”
“慣用鐮刀的傢伙,還十分厲害……”劉晴思索了一番,喃喃說道。“東嶺眾四天王之一的殺人鬼,'鐮蟲'漠飛麼?”
“嘿!”齊植聞言輕笑一聲,淡淡說道,“看來,那位謝大人似乎沒想著讓我軍逃到江對岸呢!”說著,他有意無意地望了一眼劉晴,彷彿還在勸說她在夏口與周軍決一死戰。
那謝安……真打算在夏口與我軍決一死戰麼?
那一瞬間,劉晴腦海中轉過諸般念頭。
難道那傢伙連'圍三闕一'這個道理都不懂?他難道不知道。若是他派人鑿毀了自己所有的兵船,叫自己麾下四萬太平軍將士失去了最後的退路。被逼臨死反撲,而他而言也絕非是一件好事!
劉晴心中又驚又疑,畢竟在某方面說,她與謝安也有一些共同點,那就是愛惜麾下將士的性命,除非有把握。否則不輕易涉險。因此,劉晴實在不敢相信謝安竟然會冒著太平軍在陷入絕境後會臨死反撲的可能性,將她太平軍的最後一分生存機會截斷。
再說那傢伙不是還打算著渡江支援在南郡江陵的'八賢王'李賢麼?
若是在夏口與自己麾下太平軍惡鬥,拼得魚死網破,就算他最後僥倖勝了。還能有多少兵力去支援李賢?
那謝安應該不至於這般見識淺薄才對。
等等……
莫非那傢伙並不清楚江夏附近的戰船都被自己調到了夏口?
以為就算是毀了夏口的戰船,最多也只是逼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