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起經常鍛鍊身體的紀如松明顯瘦了一圈不止,身高上也略顯劣勢,所以穿在謝呈尹身上相當寬鬆的睡衣,紀如松穿了就像是穿著一件修身的襯衫一樣,不但沒顯得休閒舒適,反而突顯了他的線條。
讓謝呈尹還稍感慶幸的是,紀如松還是規規矩矩地扣上了全部的紐扣,如果後者鬆開一整排扣子登場,他真不知道自己的眼睛該放在哪兒才好,不過見紀如松全身上下確實是沒什麼受傷的痕跡,謝呈尹這才真正的放下心來。
“這次的襲擊是針對你的嗎?”謝呈尹還沒等紀如鬆開口說些什麼,就首先問了起來。
“對,可惜被人逃了。”後者在床邊坐下,點頭應道。
“你把車停在地下車庫了是嗎?”謝呈尹繼續問。
這聽起來完全是一個與剛才的問題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話題,但是紀如松相信由謝呈尹的嘴裡問出來,一定有他的用意,而他對謝呈尹等於言之這一猜測目前可說是深信不疑的,因此儘管不明白謝呈尹這樣問的用意,紀如松仍然繼續配合地應道:“就停在你對我說的那個位置。”
“放火的人你親眼看見沒有?是蕭大海麼?”就在兩個問題問完了之後,謝呈尹突然話峰一轉,話題的中心竟然直搗問題的重點!
紀如松頗感意外地挑了挑眉,被謝呈尹突然之間得出的結果攪得滿心激動,心裡儘管有無數疑問和驚喜,想立刻就這一個話題展開他的試探,但他想到這也許是謝呈尹屬於“言之”一面的最無意識的展現,他忍著沒有什麼試探的表現,還是接著謝呈尹的話說道:“是他,我們也是剛剛才在錄影裡看到他,你是怎麼知道的?”
“嘿,我瞎猜的。”謝呈尹的眼神裡閃動著紀如松所不熟悉的神彩,儘管說的是瞎猜,但他的表情上卻不是這麼回事,分明就是遇到了令他興奮的話題,而煥發出機智的光彩。
這樣的謝呈尹同樣讓紀如松有怦然心動的感覺,他目不轉睛地看著對方,就像生怕錯過謝呈尹任何一個令人心動的表情瞬間。
“猜的過程,說來聽聽。”
“首先,我覺得與其在這樣看似沒有關係的人當中找到關聯,不如先假定他們之間本來就沒有關係,因為隨機作案的可能性實在大比例高過於有選擇性作案的可能性,如果從這個方向想的話,那麼就一定是報復社會了。”
謝呈尹說到這裡,徵詢意見似的抬頭看紀如松,後者點頭,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得到紀如松的肯定,謝呈尹很高興地繼續說下去:“搞出這麼大的連續作案,又讓警方查不到線索的嫌疑人,大多數可能是有著一定反偵查意識的、揹著前科的人,而且如果以他在報復社會作為前提的話,受到牽連和地方可能會有很多,可能是媒體,可能是醫院,也可能是人人自危的餐廳,但是他把作案地點一直選在我們區,送去的醫院卻不是同一家,所以我認為最容易因為這種隨機行為而受到影響的還是我們警局,總而言之,我覺得報復我們分局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一開始我覺得他想透過這種方式給警局施加壓力,一般選擇在人多的知名餐飲店製造混亂,讓警察疲於查案、最終達到報復的效果,所以近期有被我們查到的重大案子在身、又對警方有強烈恨意的人是我最大的懷疑物件。”
一口氣說了那麼許多,謝呈尹拿起床頭櫃上的杯子喝上幾大口水。
紀如松讚許地連連點頭,接過謝呈尹的杯子又給他倒滿一杯,就像是在鼓勵對方繼續說明一樣。
在警官們接觸過的眾多案件當中,幾乎沒有過這樣嚴重的疑似隨機選擇作案地點和受害人的案件,警方的辦案思路已經習慣性先假設幾個案件都有聯絡再展開調查,這樣一來更容易從諸多雜亂的線索中排摸出有用的細節,找到動機,這樣也通常能鎖定到嫌疑人,二來無動機案件確實太難查。
但謝呈尹這種先從隨機作案開始的假設,從而推理出動機的逆推方式,著實令紀如松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那為什麼是蕭大海?這又和我把車停在地下車庫有什麼關係?”對謝呈尹現在淘淘不絕又神采奕奕的狀態特別感興趣,也許這才是他最真實的本性,儘管是紀如松所不熟悉的樣子,但這樣的謝呈尹他也同樣欣賞和喜歡,彷彿有一種又喜歡上一次、或者更進一步喜歡的欣喜,所以他引導著謝呈尹繼續說下去。
“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謝呈尹也是沒有停下的意思,現在的這個話匣子一旦開啟,沒有說完他就沒有停下的意思,只要紀如松願意聽,他就願意繼續說,“因為我剛剛說的這些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