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3/4 頁)
下賣身契,就再沒有反悔的餘地。”簽下賣身契,就從良民變成了奴僕。
韓吉很想翻白眼,姑娘這話真是多餘,莊子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將女兒賣過來呢!只是都被他拒了,這小子也是運氣給碰上了。進了國公府,其他不說,至少衣食不愁。
少年點頭說道:“不後悔。”當下人,總比餓死、兄妹分離的強。
玉熙微微點頭,望著一側的韓吉說道:“這事你去辦吧!”要買下他們,還得找他們父母簽下賣身契。
少年說道:“東家,讓我跟著一起去吧!”
玉熙以為是去做個了斷,所以也就沒有拒絕,朝著韓吉說道道:“去他們兄妹一起過去吧!”那樣的父親,不要也罷。
半個時辰不到,韓吉就回來了。將兩張身契交給玉熙後說道:“姑娘,那小子是個人才。”
玉熙驚疑道:“怎麼了?”
韓吉笑道:“姑娘是不知道,他那繼母知道我們要買人,竟然敢開口要三十兩。那小子也還值點銀子,那小姑娘白送都沒人要。我當時還沒開口說話,這小子就說他們兄妹只值八兩銀子。他那後母當時臉上的神情別提有多精彩了。最後,我就只付了八兩。”其實,就算那小子沒說話,他最多也就付十兩銀子了。
姑娘寬厚不假,但也由不得刁民欺到頭上。惹著了他,就將這一家子趕出莊子上,看他們拿什麼生活。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玉熙想著自己,心情有些沉重,說道:“我記得京城買一個小廝大概十二兩,買個小丫鬟大概七八兩,兩人合起來應該是二十兩的身價。你將另外的十二兩銀子給那孩子,任由他自己處置。”
韓吉瞪大眼睛,問道:“姑娘,你這……”見玉熙面無表情地望著他,韓吉趕緊說道:“成,我待會就將銀子給他。”
玉熙沒有解釋這麼做的原因,而是轉身進了書房。若是這個少年真有才,那好好培養以後會是她一個很好的助力。府邸裡的人不是不能用,但隔了一層,而且關鍵時刻就會掉鏈子。比如苦芙,雖然瞧著跟以前一樣,但玉熙很清楚苦芙心思浮動。也就現在大伯母跟大哥仍然照佛她,要不然苦芙肯定不會留下來。
傍晚時分,韓吉過來與玉熙說道:“姑娘,我將另外的十二兩銀子給了那小子。那小子拿了這錢就回村子,還了欠債。”說還債其實也不對,是還恩情,之前兄妹兩人過得很苦,吃了上頓沒下蹲。村裡有善心的人會接濟一二,否則兄妹兩人估計早就餓死了。田洋,現在去還這些人的恩情了。
玉熙對田洋這個舉動很讚賞,說道:“恩怨分明,很好。”能力怎麼樣暫且不說,就這性很對玉熙的胃口。
韓吉也覺得很不錯。
玉熙想起昨天忘記問的一個問題:“田洋能認字,家境應該不差。我們也都看出這是個聰明的孩子,後母再惡毒,他也是家中的長子,他爹怎麼也放任不管?”有後娘就有後爹這話不假,但對於能撐起門戶的長子,總歸是有幾分不同的。
韓吉哪能不知道玉熙所想:“姑娘,田洋家境是不差,只是他爹娶了個有手腕的寡婦,那寡婦長得漂亮,去年年底又生了個兒子,將男人籠絡在手心,家裡哪裡還有他們兄妹的容身之處。也就靠著村上的人幫襯著,要不然這兄妹早就餓死了。”
玉熙低聲說道:“沒孃的孩子,都是草。”玉熙就納悶了,怎麼就那麼多後母呢!
韓吉聽了這話,低著頭不說話了。四姑娘也是生母早逝,後母不容,親爹也厭惡的,要不然也不會被趕出府邸。這境遇倒是跟這兩孩子有些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姑娘有大夫人跟世子爺照拂,別人也不敢欺凌她。
玉熙並沒有留下這對兄妹在身邊,而是第二天就讓人將他們送回國公府學規矩。能不能用,還得觀察一二才成。
韓吉進來說道:“姑娘,那小子說要給姑娘磕了頭再走。”姑娘這次眼光不錯,這小子好好調教,會是個人才。
少年抱著妹妹走了進來,給玉熙磕了三個頭。說道謝的話太矯情,畢竟他們兄妹已經賣身給東家了,連命都是東家的。磕這三個頭,是表示他的感激之情。田洋之所以賣身為奴,也是因為他知道東家是一個寬厚心善的人。賣身的話,兄妹兩人有條活路,而且不用分開,結果如他所想。
玉熙沒有接這句話,而是問道:“田洋,到了國公府,好好學規矩。其他的,等學好規矩再說。”玉熙得看看少年擅長哪一方面的,然後再著重培養。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比府邸裡的人好用。
第226章 回府(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