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親戚共一處,子孫還相保。
觴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緩帶盡歡娛,起晚眠常早。
孰若當世士,冰炭滿懷抱。百年歸丘壟,用此空名道。
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親此事。
求我盛年歡,一毫無複意。去去轉欲遠,此生豈再值。
傾家持作樂,竟此歲月駛。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寒風拂枯條,落葉掩長陌。
弱質與運頹,玄鬢早已白。素標插人頭,前塗漸就窄。
家為逆旅舍,我如當去客。去去欲何之,南山有舊宅。
遙遙從羇役,一心處兩端。掩淚泛東逝,順流追時遷。
日沒星與昴,勢翳西山巔。蕭條隔天涯,惆悵念常餐。
慷慨思南歸,路遐無由緣。關梁難虧替,絕音寄斯篇。
代耕本非望,所業在田桑。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
豈期過滿腹,便願飽粳糧。御冬足大衣,粗絺以應陽。
正爾不能得,哀哉亦可傷。人皆盡獲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為陶一觴。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
風來入房中,夜中枕蓆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
念此懷悲悽,終曉不能靜。
閒居執蕩志,時駛不可稽。驅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
泛舟擬董司,寒氣激我懷。歲月有常御,我來淹已彌。
慷慨憶綢繆,此情久已離。荏苒經十載,暫為人所羇。
庭宇翳餘木,倐忽日月虧。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
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
前塗當幾許,未知止泊處。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自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
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
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
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
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溫嶠
姓名:溫嶠
字號:字太真
民族:漢
性別:男
生卒:(288……329)
籍貫: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
家庭出身:官宦之家,溫襜之子。
學識:文學家、政治家。
主要經歷:初為司隸都官從事。司徒闢東闔祭酒。補上黨潞令。後歷任劉琨平北參軍、大將地軍從事中郎、司空右司馬、左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