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2/4 頁)
第171章漢室江山
第171章漢室江山
武將們的升遷任用足夠讓這些官員討論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尤其是吏部尚書荀彧,自打去年冬天一直忙到現在,但等待他處理的工作依舊多的讓他忙不過來。
這種事情,並不會因為的修為增加而又什麼變化,尤其是在打下了揚州、荊州、益州以及還在收復中的交州後,整個南方廣博的土地上都在等待著新的官員上任,而這些人選都要荀彧一一進行考察稽核最後才能派往應去的地方。
如果僅僅是如此,荀彧也就是忙一些罷了,可朝堂中哪個沒有些親戚之類的,或者說想要栽培的晚輩、弟子等等,這麼多的空缺,自然也引來不少人來和荀彧套套近乎什麼的,也不奢望這荀尚書能夠直接許下什麼官位,只求在差不多的情況下優先選擇‘自家人’就任。
這麼一來,荀彧家的大門都快被敲爛,若不是今日劉軒喚他來議事,怕是此時還在家中應付那一群又一群的客人。
即便此時大致的事情都已經談完了,荀彧也沒有直接回家,而是陪著劉軒在御花園中散步——表面上是君臣之間聊聊天,實際上就是藉故躲那些討厭的傢伙。
“每天還那麼多人上門?”
“是!”
關於荀彧家的情況劉軒自然知道的清楚,而且荀彧也沒有隱瞞,回答的非常痛快。
“若是嫌煩,就閉門拒客吧!”
劉軒這句話就是告訴荀彧,你不必擔心什麼,反正即便沒有所謂的人脈啊、交情啊之類的,只要有天子撐腰,那麼在這朝堂上就不用害怕什麼。
何況,這群上門套交情的基本都不是劉軒的親信,真正的親信文武們沒有一個人做這些事情,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只要做好應該做的事情,天子就不會虧待他們。
而且,這些親信們如今也知道了劉軒的野心,所以他們不用擔心沒有功勞可賺,只要漢帝國踏出征服四方的腳步,那麼功勞就會一個接一個的等著他們去拿。
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同時也對朝廷有信心。
也就是一些不知道天子心中想法,以為大漢重歸一統就已經是天子最終的目標的那一撮人,才會擔心天下穩定後沒有更多的機會往上爬了。
除了這些人,還有就是剛剛投奔到朝廷麾下的一眾文臣武將,這群人應該如何安排,朝廷同樣沒有定論。
恰好荀彧看人極準,劉軒也想問問荀彧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你覺得那諸葛亮,才學如何?”
“雖年歲尚輕,然才學過人,而且所學極為廣博,若是好生歷練數年,可為一國之丞相!”
丞相,這個官位早就被廢除掉了,因為權力太大,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主,對皇位是極大的威脅。
可想要坐這個位置,沒有能力也是不行的,荀彧這番話倒不是說諸葛亮有野心,而是說其能力過人,就算是做丞相也沒什麼問題。當然,荀彧也點出了諸葛亮目前最大的問題:年紀太輕。
今年諸葛亮不過才二十出頭,許多人這個年紀還在四處求學,實際上諸葛亮也不過是剛剛從司馬徽那裡出師,想要真正的成才,還需要增加些閱歷,提升一些為人處世的經驗才行。
“以你看來,這諸葛亮如何安排合適?”
聽到天子問這個話,荀彧不免猶豫了一陣。
諸葛亮這個人,在剛剛歸順朝廷不久荀彧就去了解了一番,並且好好試探了下他的才學,發現諸葛亮無論是內政還是軍略都頗為擅長,同時還精通天文地理、玄門雜學以及些許機關知識,也許最不擅長的就是那領兵作戰的戰術指揮能力了——不過荀彧不認為諸葛亮會被天子安排軍中做一將領。
而即便是這最弱的能力,荀彧認為以諸葛亮表現出來的小心謹慎,就算不能成為一代名將,但也足夠勝任。
只是要諸葛亮做一名單純的將領,未免浪費了他的別的才能,尤其是在大局觀上的犀利眼光。
想次這個,荀彧就想起那天與諸葛亮談話之時,這位年輕人直言不諱的就點出:“當今天子其志向之大,千百年來無人可比。”
荀彧聞言一陣驚訝,但也沒再多問什麼,他明白和聰明人說話,有的時候不需要說那麼多,也許彼此間幾個眼神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了。
就比如諸葛亮,在朝廷徵辟他的時候沒有任何的拒絕,直接就答應了下來,而且也沒擺什麼高人隱士的譜(如今年紀輕輕的他也擺不出來),而在接受徵辟之後他沒有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