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4/4 頁)
事。
“如今袁紹號稱盟主,統領關東幾十路諸侯直撲雒陽而來,若其叔袁隗再聯合朝中老臣,恐怕事情……”
董卓的意思,就是先除了一患最好,其中袁隗就在朝中,最遭他忌憚,若自己要起兵前往虎牢對戰關東諸侯,那麼朝廷這邊一定要穩住。
李儒卻不同意,只是自己這個岳父什麼脾氣他心中明白的很,只能道:“今關東諸侯雖然結成同盟,但卻不會真正一心一意的要與我等分個死活,想來只要在虎牢關下耗些兵馬錢糧,這所謂的同盟自會散去。”
董卓聽了,突然醒悟過來李儒說的極有道理——關東諸侯幾十路,這些人怎麼可能都是忠於漢室的忠臣?若都是忠臣,怕是早在自己入京的時候就全都起兵殺來護駕了。
過了這麼多時日,還是有人廣發檄文這才各自響應,不外呼是看出若不響應,難免會叫人背後議論,於名望有虧,這才帶兵來應付應付。
即便其中那些個有野心的,也不見得就真的能打破虎牢。他們有兵?董卓也一樣有大軍,到時候戰場上見真章,誰又怕的誰來?
打個難分勝負的時候,自己稍微以朝廷之名許些好處,這些人估計就會收手。畢竟他們的實力都基於手上的兵馬,若在虎牢關下將手中兵馬折損一空,回去後還能保的住老家嗎?
關東群雄今次出來,首先一點就是各自都暴露出手上有可以隨意動用的兵馬這一點,只要他們不是傻子,回去後必然忌憚周圍群雄——當然也不會缺少那種想要趁勢吞併他人,擴充自己實力的有野心之人。
在這種大環境下,這群人能夠捨得本錢和自己玩命?
董卓想明白了後,突然咧嘴大笑:“還當這天下英雄何其多,原來不過一群跳樑小醜罷了!”
哈哈大笑間也不做掩飾,直接大聲道:“不過那小皇帝竟然敢忤逆於我,倒是要他明白明白這朝廷究竟是誰來做主!”
想了片刻才問李儒:“那弘農王與前太后何氏近些日子如何了?”
李儒一聽,立刻明白董卓什麼意思,開口附和:“常有護衛兵卒言,弘農王似對相國頗有怨言……”
“天子畢竟是本相扶上去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