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這不過是好聽的說法,實際上是想將劉軒強行架上前去罷了。
不過才扶住劉軒雙臂,只見這位梁王雙手一甩,怒喝:“閃開!”
他肉身淬鍊了十幾年,早就練出一身勁力,此時一甩,兩名兵士立刻就被甩的倒飛而出,噗通一聲摔在地上,一時間竟然起不得身。
群臣見梁王這般強硬,心下也有點擔憂,若董卓一怒之下再將梁王殺了可怎麼辦?那時候就只剩下陳留王劉協,可陳留王年幼,又體弱多病,沒有人認為劉協會成為一名好皇帝,那樣的話這漢室不是半點希望也沒有了?
相比之下,劉軒登基反而更讓群臣容易接受一些,這也是董卓提出廢帝立梁王為新君之時,群臣反對聲不大的緣由之一。
劉軒也沒想到自己前些時日的一番表現,讓群臣對自己頗有好感,眼下還擔憂起自己性命來,只是將兵士甩飛後,問董卓:“董將軍請我上殿,莫非是要取我性命?”
董卓與劉軒相對而立,似是早就知道劉軒勇武,所以適才那般不但不生氣,反而有幾分武人的親近,笑道:“請梁王上前,登基為帝!”
劉軒聞言也不言語,只是瞧了瞧一旁立著的劉辯以及何太后,然後大步向前。
在旁人眼裡,劉軒不過是受迫於董卓與諸多兵士的武力,這才上前,只有曹操知道:劉軒估計也是等不及了,這才沒繼續和董卓在那廢話,而是直接上前,任憑左右將帝冕戴於頭上,隨後扶其上帝位入座。
這個時候,群臣齊齊拜見後就算是登基完畢,至於什麼祭祀先祖等等,一概都被董卓給免了。
參拜完畢,這登基大禮就這麼鬧劇一般的完結,此時劉軒已經成了漢王朝的皇帝,而劉辯則被封弘農王,何太后也被驅逐出皇宮,與弘農王一起被安置在一處偏殿居住。
隨後董卓又在殿上自封太師,提拔新收的義子呂布為騎都尉、都亭侯,朝中諸臣倒是沒有變動,只是董卓為了拉攏士人,提拔了蔡邕——這一下倒是把蔡邕給嚇了個夠嗆,險些棄官離去,最後董卓不得不放話:“你若不受,則殺你全家!”才迫使蔡邕接受了董卓的提拔任用。
這一日中,德陽殿上幾乎就是董卓一個人展現自己權威的舞臺,劉軒坐在上面,只是冷眼旁觀這董卓上躥下跳作威作福,不是他不想說什麼,而是他沒想到,自己才一登帝位,這漢室江山最後所殘存的龍氣就一股腦的要往自己體內衝,若不是他控制著不叫龍氣這時候衝進體內,怕是還在殿上的時候他就變成了一座數千瓦的巨大人型燈泡。
漢室衰微,龍氣漸弱,可即便如此,偌大一個王朝所聚攏的龍氣也不是說散就散的,雖然如今龍氣比盛世時期衰弱了許多,但劉軒畢竟成了帝位,正是龍氣聚攏護佑的重點,可以說如今漢室所有的龍氣,都可以被劉軒呼叫吸納。
“若此時好生修煉一番,定然收穫頗大!”
因此當諸臣散去,劉軒回到寢宮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屏退所有人,只留下曹苞看門,自己則靜心吸納以及淬鍊入體龍氣。
只是當他靜心修煉之時,意外發現龍氣雖然認準了劉軒這個當代帝王,卻並非所有的龍氣都往自己身上聚攏。
一小部分龍氣竟然散逸出去,於空中漸漸演化,最後又化作一條生機沛然的幼龍——這是新朝誕生之相,一般來說這條幼龍會選擇一人,然後此人極有可能成為天下新主,建立一個新的王朝,這擁有龍氣忽悠之人便擁有一些相師所言的帝王之相——當然,並不是說除了此人旁人就不能成為天下之主了,若能殺了這擁有龍氣之人,那麼就可以將其一身初生龍氣奪到自己身上,同樣也可以得到龍氣認可。
為了修煉天子龍氣,對龍氣詳細研究了一番的劉軒立刻明白這些龍氣會突然往自己體內衝,是因為這些龍氣已經進入到最後的衰微狀態,只能衝進帝王體內護佑帝王本身,對天下是再也沒有什麼護佑之能,甚至於那最後入了帝王體內的龍氣也會不停衰敗,等到最後一絲龍氣散去的時候,連這名帝王自己本身也不會再護佑了,這時候也代表著一個王朝的徹底滅亡。
一般來說,沒有了龍氣護佑的王朝帝國,會經常性的發生各種天災,而天災頻發,最後也會導致不斷,這就是天下大亂的徵兆。
按照道家學說,若將天下亂世比喻為陰,那麼這初生龍氣就是那陰中之陽,乃是死中有生之局。
可對於劉軒來說,這亂世中的一抹初生龍氣,卻是自己的對頭!
他不怕龍氣衰敗,只要龍氣入體,他自有手段將其重新淬鍊,將體內龍氣轉為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