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2/4 頁)
不是故意的?”
若是故意的,就證明韓遂依舊有不臣之心——起碼也是想要來個擁兵自重,割據處所做一方土皇帝。那樣的話劉軒可容不得這等人存在,若不是的話那就好辦許多了,何況這韓遂也算一人,劉軒也不介意提拔任用一番。
“還希望這韓遂莫要選擇一條死路去走。”
雖然他覺得朝廷已經展現出了很多的實力了,可是有的時候,人總會被野心矇蔽住自己的雙眼的。
“算了,不去想那些。”
回過頭,依舊是馬騰這邊的事情,底下將校這段時日一是忙於接手李傕的領地,另外就是忙著刺探馬騰軍的情況。
對馬騰軍的情況,實際上朝廷這邊已經有了足夠的瞭解,因為最關鍵的緣由就在於馬騰軍裡有朝廷這邊的人,劉曄還在馬騰那邊作客,當初兩邊被李傕阻隔還欠好聯絡,如今沒了障礙,劉曄可以將馬騰這邊的情況詳詳細細的送到劉軒手上了。
郭嘉取出一摞手書,直接呈到了皇帝面前:“根據揚書信所言,馬騰起涼州戎馬三萬,又徵調借用了羌族騎兵一萬有餘,共計四萬戎馬對李傕的身後策動了兇猛的進攻。”
“初時連戰連捷,迫使李傕不克不及不讓出防地,請郭汜來戍守自己身後,這堪堪頂住,否則我朝廷大軍還未到,李傕就已經被馬騰打敗了。”郭嘉說到此處,又彌補了句:“固然,這也與李傕一開始沒將馬騰放在眼裡有關,只全神提防陛下麾下大軍。”
最後那句劉軒並沒怎麼理會,反卻是馬騰一開始打的這麼兇狠很讓他驚訝:“馬騰帳下先鋒何人?”
他沒有去翻那些書信,他知道下面這群文武,早就將那些書信翻爛了,尤其是郭嘉、荀彧那幾個文人,估計早就將上面的內容背的滾瓜爛熟,即便要他們倒著默寫出來也是毫無難度。
果然,自己問起,鍾繇就道:“馬騰以郡中一從事為先鋒,因其戰功卓著,還特意表其功欲遷其為校尉。”然後略微一沉吟,就將名字說了出來:“這人姓龐名德字令明。”
劉軒聽到這名字,眼皮微微一跳:“果然是這貨!”
其實一開始聽馬騰軍攻勢極猛,他就懷疑馬騰軍中有良將為先鋒,一開始他料想是馬超,只是算了算馬超今年的年齡不過十五六歲,即便在勇猛不凡,也不至於在這麼重要的大仗中擔負先鋒大將吧?
卻是更有可能隨著馬騰坐鎮中軍,然後抽個機會好好表示一番,闖出威名後再獨領一軍。而除馬超,馬家那幾個超卓的年輕人,此時更加年幼,更不成能了。所以想來想去,最可能的就是身世西北馬家軍中的龐德。
“既然有功,自當封賞,能夠一連打的李傕連敗數陣,許一校尉也不為過!”如今劉軒手上最不缺的就是官職,尤其是將軍位——那大把大把的雜號將軍張口就來,留著也是留著,乾脆全封出去得了。
對此眾人也沒什麼異議,馬騰向朝廷表忠心,皇帝自然應該有點暗示,莫說給自己手下一個有功將領討要一個校尉了,就算馬騰真要一個將軍封號,估計皇帝也會認真考慮並且極有可能同意的。
“揚信中有言,西北李、郭二賊不足為慮,然羌氐等族是大患,若不克不及妥善措置,西北永無寧日。”
劉曄跑到西北去,倒還真不是什麼也不做,只盯著馬騰,除幫馬騰出謀劃策進攻李傕、郭汜之外,還認真的考察了西北的民情、地形、風貌等等,最後發現羌氐在這一代勢力越發膨脹,如今有馬騰在中間做個緩衝還無什麼大事,可若馬家不在,西北又該如何?
更重要的是,即便馬家人一直鎮守西北,皇室也難以心安——這樣一個戰略要地,每年需要扔進去幾多軍餉?而這些軍餉等於在幫馬家培養他們的私家戎馬,久之必為大患。
比及那時候,馬家割據一方,外可結連異族,內可俯瞰中原,儼然一副欲成績王霸之業的氣象,所以劉曄對西北的局勢甚是憂心,早早就對劉軒提出了這一點,要皇帝早做謀劃,莫要比及事情到了不成挽回的時候再去解決。
看了看劉曄的手書,劉軒也一陣沉吟。
“西北局勢早有所預料,異族問題我也有所考量,不過沒想到局勢比我當初料想的還要糟糕。”
西北不但有羌氐,北面還有匈奴,這些異族都垂涎中原的富饒,無論是糧食、財物還是鐵器,甚至女人,都是他們很是想要獲得的工具。
同時,西北也是這些異族連線中原的通道,只要異族瞧出朝廷招架他們不住,那麼不單西北之地遭難,甚至整個中原大地城市遭到一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