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3/4 頁)
下之主,而是成為了爭霸天下的諸侯之一。
c
第10章揚州牧
王允擔憂、袁隗也擔憂,但是他擔憂的卻不是戰國時代重現,而是擔憂起袁家應該在這樣一個紛亂的時局裡延續下去。
身為太傅,在朝堂上僅次於皇帝之下,站的如此之高,看的自然也要更遠。加上劉軒登基後對袁隗雖然禮數不缺,但卻不曾有過半點重用之意,眼下還讓他坐在這太傅的位置上,無非就是為了安定袁家的心。
袁紹擔任青州牧,霸佔渤海虎視冀州;袁術為後將軍,領南陽太守,佔著荊州東北,還遙遙掌控豫州,這都是割據一方的勢力。
何況還有袁遺在名義上擔任揚州刺史,隨時可以割據東南。
大漢一共才多少個州?他們袁家就佔據了其中的三個甚至還要更多,這麼個家族,哪個皇帝能夠忽視?
雖然袁隗總有一種‘當今天子對袁家非常不待見!’,但那也被他當成了一個權勢大族必然會遭遇的事情。起碼如今天子沒有動過他,還好好的把他擺在太傅的位置上供著,可見天子現在也不敢拿他袁家如何。
但是眼下的時局變換卻太過快速了,讓袁隗有點反應不過來。
首先看那黃巾賊,黃巾賊軍仇視豪門大族並不是什麼隱秘的事情,先前黃巾賊爆發的時候,潁川豪族大多遭難,只有一些警醒的才躲過一劫,而袁家如今雖然勢力龐大,可必然的也會成為黃巾賊軍中的眼中釘。
這還不算什麼,關鍵是:“若陛下想利用這個機會削弱袁家勢力……”想來想去,總覺得不妥,袁家現在風頭太盛,也許適當收斂收斂比較好?
他在朝中就一直低調行事,皇帝不問,他也不提什麼意見,免得風頭太過——外面那麼強勢,朝堂上還那麼強勢那是取死之道。
“不若舍了那揚州刺史一職!”
想來想去,揚州刺史一職的確沒什麼用處,而且還太過惹眼,只要袁術能守住南陽、袁紹虎踞青州,袁家就不會倒,沒必要太過貪心。
但是袁隗特別擔憂這兩個兄弟野心膨脹,到時候不滿足只佔據那麼小一塊地方,那樣的話早晚會與朝廷徹底對立,自己到時候又該如何?
“辭官?”
這明顯不符合他袁家的利益,可是不辭官,只看當今天子對造反一類的事情那麼忌諱,自己就算留在朝堂上怕是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適當表忠心?”
想來想去,似乎就這麼個做法最靠譜,只要讓皇帝覺得自己乃是忠臣,那麼即便袁紹和袁術真的走上了那條不歸之路,甚至最後敗在朝廷大軍之下,那麼袁家也能繼續傳承下去。
當然,若是成功了更不必說,就算自己被皇帝宰了洩憤,他袁家崛起也是不可阻擋的事情了。
袁隗年紀不小,對於生死看的倒是淡了些,從自家角度思量一番後立刻就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了。
“如今黃巾於豫州復起,西面有後將軍袁術袁公路,兵強馬壯想必沒什麼大礙!何況荊州牧劉景升隨時可以支援,因此西面無虞!”
然後閉著眼想了想地圖——年歲大,腦子終究不如年輕人,雖然一樣將那新的州郡劃分記在心中,但是總要費神去想:“東面陶恭祖縱使抵擋不住,想來也不至於一戰而潰,只要堅持一陣拖住黃巾兵力就足矣!黃巾軍糧食軍械都缺,打的越久越對他們不利。”
“只要爭取到了時間,到時候四面圍攻,黃巾軍必敗無疑!”
“哦?四面圍攻?哪四面?”劉軒還挺好奇,這平時坐在朝堂上和那肯德基老大爺一般裝雕塑的袁隗,今日竟然主動開了口,這可是相當難得一見的事情,何況還是這麼重要的軍國大事。
好奇下就追問了句,尤其是那四面圍攻……他有點懷疑是不是要把那袁遺從揚州刺史直接提成揚州州牧?然後西面袁術,南面袁遺,北面在調袁紹助戰……好傢伙,他袁家可怎是要大出風頭了。
若真是如此,袁家幾兄弟還可以趁機將自己的實力範圍伸到兗州、徐州以及豫州等地,順勢瓜分了也無不可。若真成功,估計虎牢關東面就全都是袁家江山了,直接建國稱帝都可以了。
不過讓劉軒意外的是,袁隗並沒有提出這樣的意見,反而是建議劉軒撤掉袁遺的刺史之位,另封一善戰能吏任揚州牧,與陶謙成掎角之勢互相依靠,避免徐州淪陷。
“嗯?有點意思!”
同時北面則是讓孔融助陣兗州刺史劉岱,袁紹則是出兵防止泰山郡與琅琊郡兩部黃巾會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