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4/4 頁)
,只是耽誤了一陣子罷了,似乎沒必要特意重新制訂路線?
荀攸表示明白,然後就下去安排一應事物。
相比起劉軒隨口決定,他們這些手下要做的準備可多的多。提前派出探馬,偵測前方道路的情況,還要在預定的宿營地準備好一切準備工作——比如食物和清水等等,這些事情劉軒不用操心,他們卻不能不在乎。
同時,荀攸還要確定這一條路線上哪些郡縣的田地要進行考察和觀測,還有哪些郡縣沒有充分的將田地利用起來。
朝廷釋出的鼓勵民生的政令各地郡縣執行的如何?以及這些郡縣大致的人口結構情況,他都需要一一考量到,這也是他隨皇帝巡視西北的主要工作。
劉軒是出來玩的,荀攸可是實打實出來工作的。
與荀攸一樣忙碌的,不是黃忠而是史道人,史道人沒有著急將那丹藥吞服消化,但是既然同意為天子效力,那麼他也不能幹在這坐著什麼也不去幹?眼下沒什麼好做的,卻是寫信召喚好友的最佳時機。
他一直遊歷天下,倒也認識不少修士,而且還教導過一些年輕修士,此時寫幾封書信,看看他們願意不願意來京師幫忙,這事情做的好的話,想來天子也會有好處賞賜——不求多好,有個能和那箭囊差不多檔次的寶物就讓他很是滿足了。
不要以為修士就是什麼超脫於物外,不在乎一切的人,只不過修士在乎的東西尋常人給不出來罷了。
劉軒卻完全不用擔心這一點,他有足夠的價碼吸引這些修士,所以史道人願意接受他的招納,甚至認為史道人的那些同伴也不會拒絕,因為劉軒這裡的確有吸引他們的東西。
所以劉軒在自己大帳中休息並淬鍊體內龍氣的時候,史道人則在奮筆疾書,然後按照當年約定好的各種手段,將這些書信一一傳了出去。
只不過他的手段可比不得劉軒那麼迅捷,這些書信快的十天半個月,慢的三五個月都沒準,這也是他早早就寫書信的緣由,等到一行人回到京城,這邊有多少人願意來也可以確定了。
然後,就可以將劉軒所說的那個‘煉器司’組建起來。
p。s:我討厭雷雨交加的天氣……
第35章司馬懿
煉器司,這是劉軒給史道人安排的官面身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