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3/4 頁)
可是這話題實在太敏感,劉備一聽到有人提到自己,腦門上汗都下來了,可偏生這種事情不是他能夠開口推辭的,只能坐在那裡乾著急。
幸好又有人提到了劉璋——劉璋歸順朝廷,如今在雒陽做了一個閒散侯爺,不在朝中任職。若是在此,估計也會和劉備一般反應。
當今天子是個什麼角色,這些宗親現在已經無比清楚,這貨可不會因為你是本家親戚就和你手軟,要真犯了忌諱,別說官位了,性命能不能保住都是兩說。
而眾人這一番作態,就好像是要從劉軒手裡搶走皇位一樣。
劉軒初時還有應付的心情,可鬧騰的大了心情也會不爽,狠狠的一拍面前桌案,發出一聲巨響,將殿中眾臣都給驚了一跳。
轉頭來,一看天子這臉色立刻心中一突,然後也不用劉軒放什麼狠話,自動自覺的就停住了這個話題。
此時要是曹苞惡趣味點,喊上一嗓子:“換下一話題!”估計會非常應景。
“高句麗覆滅,鮮卑三國也已經正式建立,昭告天下吧!”
這事情必須昭告天下,一是彰顯大漢的實力,同時也是讓天下百姓瞭解一下重要的‘時事’,實際上在劉軒的主持下,已經出現了報紙的雛形,只受限於當今百姓的知識水平,所以這個所謂的報紙並不是販賣的,而是當地的官府下發給更下一級,最低要到亭級,有專門的官員定期定時在固定地點朗讀。
不強迫百姓們都去聽,但朝廷的旨意如此,估計一開始的時候還是要動點強硬手段才能讓百姓們聚在一起老老實實的聽。
當然,老百姓也都是有好奇心的,總會有人自動前往,而有這群人,那麼一些強迫來的也就會覺得舒服一些,所以不至於激起百姓的強烈不滿。
不過,究竟如何……光看底下人報告是不可能知道的,這也是劉軒想要下去走走順便看看的原因。
說完了這件事,禮部尚書司馬防則是提了個建議:“此三國既然是大漢屬國,理應派直系子孫入雒陽就學,接受大漢最優秀老師們的指導!”
所謂的入京就學,接受教導都是屁話,也就是明面上說著好聽的,在場眾人哪個不曉得,司馬防這是建議天子找鮮卑三國要人質,而這個人質也是三國的一個態度:我們不會背叛大漢,你看我把兒子都送來了!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真要反叛了他們估計也不會在乎一個兒子,可是連個兒子都不送,那反叛之意就太明顯了。
劉軒尋思了下,點頭答應了下來:“司馬尚書所言甚是,正好三家使者都還在雒陽沒走,護送他們回去的時候,就順便將人接來雒陽吧!”
劉軒倒是不在乎一個人質,他是想就近接觸一下鮮卑人,然後看看他們的想法與漢人究竟有多大的差異。
第20章小傢伙
劉軒想要三家送來人質,他甚至不介意這三家派個假的來悠自己,他就是想知道,這個時代的鮮卑人在乎的是什麼?他們有什麼樣的想法,而對於大漢有是怎麼看待的。
反正,只要是鮮卑人就行——那三家也不可能送個漢人來,因為那太容易被看穿了。
這個年代的鮮卑人和漢人差別還是很大的,甚至有許多白種人。
雖然慕容、宇文以及段式三家鮮卑也是黑髮黑眼黃面板,但外貌上與漢人還是有很多區別的,因此也不怕他們三家玩什麼花樣。
只是他沒想到的是,自己這一個命令下去後,那三家使者竟然有兩家想要透過禮部詢問天子:“可否願意納鮮卑女子為妃?”
“什麼意思?”
看著前來稟報的陳琳以及司馬防,劉軒一下子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結果年歲不小的司馬防倒是從容不迫的解釋了下:“陛下,這三家怕是想要將女兒送到陛下這裡來!”
送女兒當然不是隨便誰的女兒都行,肯定是三家的直系血脈,也就是慕容、段以及宇文家的直系血脈,很可能就是目前三國國主的女兒。
在鮮卑人看來,若是能叫女人成為大漢皇帝的嬪妃,不用別的,只要必要的時候從皇宮裡送點資訊,對於三家來說那就是受用無窮了。
若是能討得皇帝歡心,然後來點枕頭風什麼的那就更好了。
只是他們擔心的是,漢人皇帝會答應這個請求嗎?
實際上,劉軒還真不準備答應——連見都沒見過的女人就要塞進皇宮裡?他才沒那個興趣。再怎麼樣,起碼也得驗下貨先,看的順眼他才會考慮要不要塞進皇宮,若送來的是個醜八怪可怎麼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