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3/4 頁)
權勢都是處在巔峰上。這樣的人前來迎接,也能體現出吳國上下對這位公主的重視。
“陛下正在皇宮中等待公主!”
周瑜簡單的交代了一番後,又和于吉見禮。
當年于吉選擇孫策,而且對這群人有傳授技藝之恩,由不得周瑜不謹慎對待。雖然于吉已經離開了這麼多年,但既然又回來,那麼該怎樣還是要怎樣。
甚至,也許可以藉著這個機會把于吉也留在澳洲?這樣的話還可以進一步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這些心思,周瑜沒和任何人說,甚至包括皇帝孫權也一樣。
于吉離去了十年,他終究有點不放心,畢竟時間太長了,誰也保不準于吉還會如以前那樣般幫助吳國——雖然如今吳國的發展勢頭很好,可是從剛才幾句對話中他已經得知,大漢的發展似乎更好。
回頭看了眼停在港口上的船隻,此時他已經下令不要難為那船上的人了——那些都是百姓——雖然他不怎麼相信,但于吉的面子多少還是要給的,于吉這麼說了,他當然要照辦,否則不是懷疑于吉嗎?
就算真懷疑,周瑜也不可能做的這麼明顯。
同時,他對於那條船有了很大的興趣,時不時就會詢問一番,最後得知那船竟然只是大漢一間私人船廠製造出來的民用船,眼睛一轉,立刻拉過呂蒙低聲吩咐了幾句,隨後呂蒙就離開了這支隊伍,看方向是又奔著港口去了。
與于吉寒暄了好一陣,話題突然轉到了劉軒的身上。
“不知這位小兄弟是……?”
劉軒的身份頗讓人在意,尤其他這身形相貌想忽略都是不行。
“此乃本仙的關門弟子,宇文昂!”
“宇文?”
宇文這個姓氏,是北周建立前才出現的,以前並沒有這個姓氏。吳國這群人離開大漢多年,自然不可能知道大漢的訊息——那大海雖然成為了吳國的屏障,可也成為了阻斷雙方所有聯絡的壁壘。
“宇文乃北方北周鮮卑國主之姓,本仙恰好是在遊走四方時,於北周境內遇到並收其為弟子的,所以便用了宇文這個姓。”
“北周?鮮卑?”
周瑜意識到大漢那邊似乎發生了很多變化,而吳國上下卻對這些事情一無所知,這對於吳國來說大大的不利。
孫子兵法都說知己知彼,可如今的情況卻是吳國只曉得自己的情況,對‘敵人’的情況完全的不瞭解。
“這麼來看,公主這次回來,反而是一件好事!”
又詢問了一陣,周瑜終於弄明白如今的‘天下大勢’了,原來大漢已經恢復了一統,而且一副欣欣向榮的姿態。
當今在位的皇帝還向東北出兵,滅掉了高句麗以及烏桓還有三韓,打下來偌大一片疆域,讓大漢的疆域變得更加遼闊。
同時北方鮮卑為了對抗強勢的大漢建立了代國,不過並非所有鮮卑人都是一心,所以又出現了北燕慕容氏鮮卑、北趙段式鮮卑、北周宇文氏鮮卑,三家依附大漢成為了大漢的屬國,恰好卡在了代國與大漢之間,成為了一個緩衝區域。
“離開大漢不過區區十餘年,竟然發生了這般天翻地覆的變化!”
周瑜臉上神色變換不停,但是瞬間就恢復了常態,繼續打量起了劉軒,而這一瞧,他突然注意到一件事情,孫尚香有意無意的和這年輕人走的很近,而且神態無比自然好似天經地義一般。
“莫非……?”
p。s:天氣突然降溫,猝不及防下果斷中招了……各位也要小心啊……今天容我再休息下,明天回覆兩更。
第37章驚變
第37章驚變
周瑜怎麼猜測的,劉軒雖然不知道,但從一些細微的事情上也能夠大致的猜出來。
自打來到吳國之後,劉軒和于吉很快就被安排妥當了一座很豪華的宅院當做住宅——這不是關鍵,關鍵在於劉軒和于吉是被分別安置的,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一般來說,知道劉軒是于吉的弟子這個身份後,安排在一起居住才是正常的。
可現在特意的將兩個人分了開,同時派來服侍自己的那些侍女僕人也很有問題,更別提為自己站崗把風計程車兵了。
“這周瑜還真夠謹慎!”
對於這些安排,周瑜的解釋是——這澳洲之地有諸多蠻夷之人,這些人經常會對城鎮發動攻擊,為了保證宇文昂的安全,所以特意派了士兵前來。
劉軒早就判斷出他們現在所在的地區,屬於吳國的中心地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