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部分(第3/4 頁)
百姓一開始還帶有極強烈的仇視情緒,但是韓玄齡拿下京都城後,卻對百姓沒有絲毫的驚擾盤剝,而且大力安撫百姓,更是開先例大批任用魏吏,在路途之中,我們也聽得沿途魏國百姓的議論,對於你們燕軍還是頗有誇讚之詞,敵視情緒正在慢慢消弭。”
蕭靈芷也輕嘆道:“其實老百姓就是想過安生的日子,他們所求不得,只要能夠平平靜靜活下去就成。”
“確實如此。”莊淵道:“約法三章穩住了京都城,開倉放糧安撫了魏國百姓的心,而任用魏吏,卻是連魏國豪族官員也穩住……韓玄齡這是穩住了魏國的形勢,而恰恰也為你在魏國立足奠定了基礎。”頓了頓,緩緩道:“接下來,你一切按照韓玄齡當初的政策行事不改,更要加大力度撫慰魏國百姓,實際上魏國人對燕國的仇視遠比不上慶國,等你稍微穩住根基,便北上攻擊山北郡的慶軍,那時候魏國百姓定是會全力支援你們將慶人趕出去。為師雖然殘廢一個,但是自信假以時日,卻能夠助你奪得山北郡,逼退慶軍!”
這話韓漠自然相信。
古往今來,鬼谷門人名士輩出,即使蕭懷玉等名將在世,在權謀戰術上也未必是莊淵的敵手,如今數位名將隨風而逝,莊淵便是隱在幕後最耀眼的奇才,有他出馬,燕軍實力如虎添翼,想要擊退山北郡的慶軍絕非難事。
“一旦奪下山北郡,整個魏國土地便全在你的手中。”莊淵淡淡笑道:“今時不同往日,有了魏國之地作為根基,你手中的實力自可爭雄天下。渤州郡雖然起兵,但是以我推算,區區渤州郡恐怕還是無法與韓玄道相抗衡,韓玄道挾天子以令諸侯,手下更有數萬御林精兵,而且燕國數郡遍佈他的勢力,相信很快各郡都會有所謂的勤王之師集結起來……!”
韓漠皺眉道:“師傅,渤州郡起兵,背後乃是曹秀,她是皇族中人,很有威望……!”
莊淵搖頭笑道:“我來問你,大燕皇帝可否駕崩?”
韓漠想了想,終是點頭道:“如果不出意外,九成已經死了!”
“九成……也就是說還有一成活著的可能?”莊淵平靜道:“連你都不能完全確定燕帝是否已經駕崩,其他的官員就更不能確知。連京中的官員都不能確知,那麼你大燕千萬子民又如何能知道?”
韓漠嘆了口氣,道:“這也正是韓玄道的高明之處。我想許多人心中都會有所懷疑,但是沒有見到燕帝的屍首,誰敢確定燕帝已死。”
“所以即使曹秀在渤州,韓玄道卻絲毫不處於下風。”莊淵淡然道:“曹秀雖然是皇族中人,她甚至會打出清剿奸臣的旗號,但是她終究不是君,比起韓玄道手裡的牌,曹秀在大義名分上佔不了上風。韓玄道掌控京城,你們韓氏一族霸氣已顯,雖說曹秀起兵之後,或許會有不少人聚眾響應,但是我個人覺得,遵從韓玄道號令的勢力會更多。韓家取代曹家成為大燕之主為時不久,除了範胡蕭這三大世家,實際上燕國各地的大小豪族應該都能看出當前燕國的形勢,如今有機會跟著韓家平定渤州軍,正是在韓家面前表現的時候,我想會有許多的豪族願意跟隨韓家……!”
韓漠微微點頭,對此言深表贊同,實際上他此前也早就想到了這一點。
曹秀在渤州郡起兵,韓漠並不覺得他們會取得最後的勝利,他所擔心的只是一旦佔據擴大,燕國內亂,國力大損,就會給慶國人機會。
莊淵所言不錯,如今韓族在燕國如日中天,天下皆知,燕國各郡大小豪族自然看在眼裡,而古往今來,大多數的豪族在政治選擇上素來都是附強欺弱,所謂的天理道義在大多數人的心裡不過是掛在嘴上的話而已,為了族群的前程,自然會有許多的豪族追隨韓玄道。
“雖說韓玄道最後取勝的可能性更大,但是正如我方才所言,曹秀的起兵,也必定會得到一批人的響應。”莊淵緩緩道:“兩虎相爭,最後必然是兩敗俱傷,等到他們分出勝負之後,勝者一方恐怕也是損耗巨大……那時候卻正好是你的機會。你手下的將士長居魏地,到時候必定思鄉心切,等到燕國內戰結束,你大可率領一支軍隊東返燕國,如果你願意,完全可以打出大義滅親剷除奸臣的旗號……!”說到這裡,莊淵淡然一笑,凝視韓漠眼睛問道:“試想那個時候,燕國還有能與你相抗的勢力嗎?”
韓漠淡淡笑道:“或許……沒有了!”微一沉吟,道:“師傅,這是你的上策,你說我還有兩條路可走,那另一條路是?”
第一一一一章 庶幾無愧
“此上策,對你最是有利,亦可說是最大限度的漁翁得利。”莊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