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產業危機!(4k)(第2/4 頁)
渠一怔。
“腰斬?”
“嗯,大家選擇多了。”胡奇在旁補充,“成府之後,各家鎮上不消說,府城裡,光新開出來的武館足有八家。”
向長松道:“師弟不妨猜猜,八家武館裡面,有幾家武館有大武師?”
梁渠想了想。
“三家?”
向長松張開五指。
梁渠一驚:“五家!怎麼那麼多?”
“就那麼多!五家武館,名義上全有大武師,不過大多沒咱們師父厲害,屬中境或下境,只一個旗鼓相當,且和咱們師父一樣,一個月只來幾天。”
胡奇補充:“師父改了指點日子,以前每月底來,如今十天一回,我覺得應該是一種應對舉措。”
梁渠皺眉:“八家武館,五家有大武師,比例也太高了些吧?”
府城競爭如此激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莫不是家裡有大武師的,全出來開武館?
向長松道:“因為他們武館和咱們還有龐館主的不太一樣,裡頭優秀的學徒能被選中,不是作為親傳,而是去對應的大武師家族擔任職務,去做工。”
擦!
分配工作!
梁渠心驚,登時明悟為何師父的武館會於競爭中落入下風,周遭武館一片生意慘淡。
“壓根不是武館,分明是職工培訓啊。”
平陽鎮到平陽縣,再到如今的平陽府,明面上經歷過兩輪過江龍。
實際上,兩輪情況截然不同,
第一輪是緝妖司,三法司,河泊所的人奉命前來,厲害是厲害,全二代,明面暗面實力絕不比第二輪的弱,甚至更強。
但他們作為個人前來,不涉及產業利益,吃的是朝廷的飯。
相反,第二輪多為家族搬遷,要養活一大家子人。
自然而言的帶來產業入侵,理論上情況要比第一輪更加複雜,且涉及到利益,攻擊性更強!
諸多本地武館的學徒變少就是直觀體現之!
各自家族的產業鏈要擴張,不可能全靠自家人,得合理吸收外人。
故大家族開武館,本質目的和楊東雄這種開武館營生的完全不同。
不是要靠武館盈利。
這份收益可有可無。
關鍵在於自己培養人才,吸納進自家來,保證新鮮血液和活力!
梁渠問:“師兄,他們學費是不是比咱們便宜?”
胡奇側頭:“師弟你怎麼知道?”
“因為他們目的不是掙錢,是招人……我猜,平時教的質量很一般?”
“不太清楚,我們總不能進去偷學,不過我和長松注意到,裡面很鬆散,聽別人說只有老學徒擺架勢,讓下面跟著做,學得怎麼樣完全不管,甚至有練傷了的,除非交了幾十兩銀子那種,會一一搭手。”
“倒是一分錢一分貨……”
作為宗門平替,武館優點繁多。
面向廣大百姓,增加底層武者基數,難以形成地方勢力,降低集權難度,同時能坐享其成,吸納武館出來的頭部人才。
可惜人才不可能完全吸收。
尤其是有點天賦,但不夠的人。
大家族自己開武館,正是為吸收這一部分人才,並藉此擴大影響力,拉攏各方團體。
只要初步篩選出來,剩下的人哪會管你,照著老學徒練練錯了,本身就是一種“不聰明”的體現。
奈何這種“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篩選式武館,會對楊東雄這種專門開武館盈利的造成巨大沖擊。
畢竟便宜,明面上看還似乎更有出路,至於剩下練傷了的人……
人本驅利,沒人會去在意,更有僥倖心理,誰都不會覺得自己或自己孩子恰巧是那個沒天賦的淘汰者。
“咱們武館不能安排職務嗎?”
“上哪安排?師父又不是豪門大族裡出來的,產業一大堆,平日就開開武館,不做什麼生意,單和藥材商會那邊有點聯絡,難不成全塞進官府裡去?”
“這樣不行啊。”
梁渠納悶。
兩位師兄教得多好,他是知道的。
偏偏劣幣驅逐良幣,世道如此。
有梁渠事蹟作為榜樣,武館固然可以堅挺一段時間。
可自家人清楚自家事,沒有複製可能。
往後過幾年,沒人效仿成功,作為一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