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頁)
母還在家裡受苦,表示要接老母來享福。
如果這是孝順,還真是不知道什麼叫不孝順了。
當然,李逵的母親思維也很奇怪。李逵當初打死人後自己跑了,反倒是老實的李達披枷帶鎖,受了萬千的苦,即便如此,李達也毫無怨言地堅持奉養她。
李達只是個長工,自然供應不起什麼好的食物,然而他也已經盡力了,結果在她口中就是李達只“博得些飯食,養娘全不濟事!”
等到從李達口中得知李逵和“梁山泊賊人通同,劫了法場,鬧了江州,現在梁山泊做了強盜”,也毫不猶豫地要拋棄大兒子,要和李逵一道上梁山享福去。
這李母能養出李逵這麼一個兒子來,又不顧大兒子的死活,也確實不同於尋常母親,後來被老虎果腹,也難說不是報應。
林安安對李逵這樣的人是毫無好感,自然不可能放任他去禍害無辜之人。很快就趕到江州去,尋到李逵,用內力震斷他的筋脈,讓他武藝盡失。
也是這李逵人品太差,平時橫行無忌慣了,仗著一身武藝和戴宗的庇護,在江州城裡簡直就是惡貫滿盈。
當然了,他是不敢衝撞有權有勢的人家的,吃虧的都是平頭老百姓。
他此時是個小牢頭,也是江州節級戴宗見他有一身好武藝,能夠鎮壓得住下面的犯人,這才叫他當了牢頭。
如今戴宗見他成了廢人,不但不能替自己管教不聽話的犯人,反倒還要自己花錢替他醫治,便不大歡喜。
後來見瞧也瞧不好,還將自己給他看病請大夫的錢給吃酒賭博了,便不再願意管他了。
饒是如此,這李逵還是不肯改變貪酒好賭的性子。時常自己爬著去參加賭博,一旦輸了還要耍賴,然後就到酒樓等地方混吃混喝,還強行拿別人的東西。
以往別人出於畏懼,多半不敢如何,只是忍氣吞聲罷了。如今見他淪落如此居然還敢如此放肆,又見他的靠山戴宗也不大理他了,自然少不得下手打他。
也是李逵皮糙肉厚,不知悔改,被別人打了也不當做一回事,只管繼續胡鬧。天長日久,別人自然下手愈重,戴宗徹底失望,也不肯再管他。
沒了戴宗的照拂,李逵自然是更加落魄,連飯都吃不飽了,脾氣越發暴烈。沒過三五個月,便因為與浪裡白條張順起了爭執,被張順扔到水中自生自滅了。
李逵至死未上梁山,自然也沒有回去接他母親。他母親倒是僥倖留得一命,繼續由他大哥李達奉養,至少得了個善終。
第72章 (水滸傳)穿越扈三娘(四)
宋江沒能上梁山;但晁蓋、吳用等人早已按照原著的劇情打劫了生辰綱跑到了梁山據夥。
晁蓋此人倒是沒有什麼明顯的劣跡;林安安也不想多生事端;無意對他下手。
可吳用就不同了,他是個不得志的教書先生,號稱“智多星”,梁山眾人的許多行動都是在吳用的謀劃下進行的。
簡直就是個手拿羽毛扇一肚子壞水的師爺,其人狠毒無比,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手段。
比如他唆使晁蓋謀取生辰綱,後來發現晁蓋不願招安,而宋江卻一門心思想著招安;他迅速與宋江達成默契,一步一步架空晁蓋;扶持宋江上位。
再比如在強迫盧俊義入夥一事上;可不就是吳用主動請纓,跑到大名府去哄騙盧俊義說他百日之內將有血光之災,唯有往東南方向去才能避過此劫,又在盧家牆壁上頭寫了一首藏頭反詩。
受到蠱惑的盧俊義果然往東南方向而去,結果就被梁山眾人給軟禁在山上,回去就被妻子賈氏和管家李固告發心存謀反、與梁山賊寇勾結,以致被官府收押。
這時候吳用又出來做好人,救了盧俊義。
盧俊義也是傻,見此情況還以為梁山眾人對他是真好,死心塌地的為梁山賣命。
就連施耐庵都說這是“只為一人歸水滸,致令百姓受兵戈”。吳用之狠毒,由此可見一斑。
攻打祝家莊一事也是吳用出了雙掌連環計,這才有李逵屠殺扈家莊一門老幼,扈三娘恨他入骨,林安安是絕對不會留著吳用禍害無窮的。
想要收拾吳用,倒也不難。
吳用此人不管是上梁山還是後來協助宋江歸順宋廷,都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偏偏此時宋江早已無法投奔梁山,而大頭領晁蓋上了梁山之後是絕對不願意招安的,只需挑撥晁蓋與吳用的關係,就夠吳用喝一壺的。
於是某天梁山上就來了一位仙風道骨的道士,自稱道號景明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