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貌。兩旁店鋪還像中世紀的小鎮。間有兩層小樓。傳說毛主席住過的中藥鋪,即為兩層小樓。我們還看了據傳曾作為指揮所的小碉樓。紅軍的渡河點所立紅軍雕像紀念碑一座,不久前舉行了渡河四十八週年紀念。我們在此合影留念。我與帥士高拍了一個合照。
隨後,我們沿大渡河看了渡河點、當時的機槍陣地及趙章成打迫擊炮的地方。渡河的經過情況都弄清楚了。最後又到松嶺河畔看了一看。這個河要小得多,但水流也像大渡河一樣急。否則石達開也不至於遭覆滅命運。
紀念館要我題字時,我題了“紅軍精神萬歲!”。
將來我除了《日出》、《三峽》之外,還要寫第三篇散文,就是《大渡河》。這是一個主題。
六月九日
晨赴彝族公社栗子坪。同行的另一輛吉普上有文化館的一個年輕幹部及武裝部的許幹事等。我們沿著南鴉河向冕寧方向走。這條路正是石達開去與敵人談判時所走過的,南鴉河也像大渡河一樣流速甚急,翻起滾滾白花。這裡水利資源真是豐富,沿途有兩個小水電站。
車行一個多小時,才到栗子坪。山很大,地不多,白雲繚繞群山之間,有一片片竹林。到了公社,正巧石棉縣委書記葉大挺 三十六歲 正在公社組織多種經營以增加群眾收入。他年輕活潑,善談。幾個公社領導人都沒有入座,我招呼他們座談,不一時又到外面忙乎去了。
此處有兩個老人見過紅軍,一個七十多歲下山困難沒有來。待了一個多小時,又來了一個六十九歲的老人名苟達麼子。他黑布包頭,披了一件黑斗篷式的彝族服裝,穿著寬大的又髒又破的黑褲子,腳下一雙膠鞋也破了。腰帶上穿著一個很大的皮荷包。他從裡面捏了一撮煙末 他們稱之為蘭花煙 放進銅煙管裡抽起來,大概公社已通知了我們的意思,他一見面就談起來。他原是奴隸中稍高一點的當家娃子。紅軍來時,奴隸主造謠說,紅軍穿的膠鞋是用人皮做的。可是他見紅軍紀律嚴明,待彝族很好,又不像奴隸主說的,心裡很矛盾。他再三說感謝黨和毛主席,把他們從奴隸社會引到了社會主義。如果當時就瞭解紅軍,他一定就當紅軍走了。這話他重複了好幾次,很後悔沒有跟紅軍走。談完後,我們同彝族幹部和這位老人又一起照了相,還有一個管計劃生育的彝族姑娘。
在歸來的路上,應我的要求,由武裝部長領著到了一位彝族軍屬家看了看。房子極其簡陋,牆是用竹子編的,頂棚上有一些木板,用大石頭壓著。我走進去,裡面很黑,幾乎踏進一個火塘裡。劃了根火柴照了明,這才看出是三個埋在地下的棍子支著一口鍋。我費了很大力氣摸到裡面,才勉強在黑暗中看到一張床。床上鋪著一張涼蓆,上面是一床又髒又破的被子。我問房東大嫂 五十多歲 生活如何,透過翻譯,她說夠吃。至於穿的、花的都很困難。外間屋一根繩子上搭的都是破衣服。看來他們的生活同漢族還差一個很大距離。因為他們除了種一點地,沒有什麼收入。縣委書記來組織多種經營,是很正確的。這位大嫂看來很善良,一直謙遜地微笑著。把我們送上汽車,還一直用漢語抱歉地說,沒有喝點開水就走了。離開他們之後,更使我感到,解放這麼多年了,因為我們工作做得不夠,使他們的生活還未得到應有的改善。
中午飯後,下午兩點半鐘出發到瀘定橋去。一直溯大渡河北上。在公路上,我一路檢視楊成武司令員和王開湘同志當年率領的四團飛奪瀘定橋的進軍路線。對面山徑就在河岸的陡坡上彎來彎去。有些地方很險,不注意就會掉下去。中間還有很多橫流的小河,也常遮斷去路。最後一段是峽谷,大渡河被拘得很窄。兩岸相距很近。當年敵我夾江而上,也確實很有趣。
五時許抵甘谷地時,又爬了一個陡坡,往四下看是萬丈深谷。司機小趙老問:還有多遠,看來他已經累了。我在高山頂上,看見大渡河變成了一條細流。我聚精會神,生怕出事。
今日我們落腳在瀘定兵站,大站陳永鐸站長正在此檢查工作。指導員李海潮等站上同志很熱情,弄了七八個菜,把郎酒也拿出來了。飯前通訊員小王端了一盆櫻桃上來,他們的熱情使我感到溫暖。
六月十日
早晨乘車赴瀘定橋。此處距橋三華里,瞬間即至。小盛前去武裝部聯絡,我同秋華、趙延章一同來到鐵索橋上。走到中間橋開始晃動起來。橋上的木板因留有空隙,望著下面的急流,眼暈起來。果然使人心悸,越發感到當年紅軍不簡單了。
過了河,我們又到當年原指揮所的天主教堂看了看,原來是一個兩層樓房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