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3/4 頁)
著自己這個弟子,一副堅凝的面龐,不由得想起了其由當初的王惡變為而今的王善,由當初的一方妖孽,變為而今的天庭神將地一幕幕,心潮不禁微微起伏。^^^^其慨然嘆道,“王善,你可還記得,當初你追隨為師,歸化天庭,到底所為何來?”
“弟子當然記得!”王善朗聲回道,“弟子希望能夠掃除三界妖氛,清淨寰宇,使得天下百姓得以平安生活,四方修士可以安心求道,不受侵擾!”
“既如此,那你可清楚那清虛大帝之所為?”崇恩真君輕聲問道。
“知道!”
“你覺得何如?”崇恩真君繼續問道,“你認為他會令天下修士安心求道嗎?”
“師傅,”王善稍待了一下,而後正色道,“弟子以為,清虛大帝所為並無不妥之處!那靈空仙界,一味侵奪人間靈氣,以供自身,本就是那五帝為了自身合道而弄出來的畸形產物。****自盤古大聖分天地而有三界至今,雖已然衍生出十方天地,億兆世界,但本源三界,從未有匱乏之舉。
但自靈空仙界立下之後,人間明顯蕭條,大道不傳,但有些見識之人,便可明白,人間泯滅之期不遠矣!天、地二界雖各有大神通者無數,自可護持,但三界之聯絡緊密無比,除了諸天聖人,任誰也難料後果。
帝君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實在是有大功德於天地,雖手段稍辣,但亦可理解!”
“你之言,未免將其說的太好了!”崇恩真君道,“清虛大帝之為,不過是為了得那大功德,給自己增添幾分證道之機罷了!說實話,為師對清虛大帝之為,也頗感欽佩,但其為一己之私,如斯殺戮,卻屬太過了!
不過,此為小數,卻可撇開不提!為師之所以並不願意就此臣服,卻非為此,而是為了大道!”
“大道?”王善對此頗為不解?
“大道之道,唯平衡二字而已!”崇恩真君淡淡地道,“商末之時,三教封神,重立天庭,為天下修士釐定仙、神、人三品,根性深者,成其仙道,根性稍次,成其神道,根性再次,成其人道。
當是之初,一切正常!然,隨著時日越久,天庭積威便越重,威權也越盛,神道居然漸漸威凌仙道,實力稍弱的仙人,受天神欺壓者不勝列舉。也正因為此,一部分散仙匯聚海外,一部分則入了天庭司職。
天庭為道門三教所立,道門自然把持了大部分的權柄,然西天佛門厚積薄發,實力也不小,透過種種手段,也囊去了一部分權柄,唯有我散流修士,實力最弱。所幸玉帝陛下,也不甘願受人操控,幾番較量,使得天庭成為了而今這幅樣子,雖然威嚴日漸深入三界,但其實真正的控制力卻每況愈下。
由清虛大帝短短年許時光,便聚斂如斯勢力,很顯然,其已然成為道門三教新的代言人,殺伐決斷,手段之強硬,較之玉帝,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而玉帝也顯然有了隱逸之意,為師恐怕,經過此番道門三教,與西天佛門關於天庭權柄的爭奪,三界修士,將再無我等散流修士存身之地了!”
“那恩師意欲何為?”王善聞之後,心中頗受震動。他卻是不清楚,原來散仙對天庭愈發離心離德,乃是出於自保。“清虛大帝大計早定,權柄是決然要收攬的,恩師是決然難以抵擋的,即便是恩師之部下,大部分神將、天兵,想必也是心向天庭地!”
“所以,為師執禮恭謹,若是清虛大帝能放過為師,那自然是好,若是不能,為師也要以自己身死,使得清虛大帝,站不住道義!”崇恩真君傲然回道。說著,崇恩真君面色之上突然現出了幾許譏諷的笑意,“清虛大帝向來以大義壓人,實力迫人,為師倒是想要知道,若是其失去了大義,光憑實力,還能不能如前般一往無前?哼…………”
第六卷 人間萬世
第四百六十七章平定西海,計將安出
王善這時,方才真正明白了自己恩師的心思。其居然是想以自己的“無妄”的死,來揭去山濤頭頂之上,始終罩著的大義名分,從而使得陷入實力比拼的***之中去。要知道,下一站,南海嶽府的主人,卻是西天佛門之中,位列三大士與八大菩薩之一的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本為道門闡教十二金仙之一的慈航真人,說起來,也算得上山濤的師兄。一個身兼道、佛二門功法,修道年久,一個殺伐果斷,累大功德加身;一個身為西天佛門在天庭的代表,根基雄厚,一個得天獨厚,秉持三教教令,更是勢力龐大。二者論起來,正是勢均力敵,堪逢敵手!
若是二者完全以實力相互拼鬥,勝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