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和人聯在一起。比如《紅樓夢》裡寫得最好的一個情節就是寶玉捱打。這一個場面打動了多少人,至今還是我們學習的典範。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藝術。這兒也是最難寫的,而曹雪芹卻寫得如此自如,好像不費什麼事,一層層推進,寫到高潮,頂峰。那麼現在我們再說《紅樓夢》的藝術個性,它的成就,我們給它“偉大”兩個字的評價,不是過分的。
《的藝術個性》(下)(全文)
主持人: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文學館。今天請來的主講人是著名的紅學專家周汝昌周先生,大家先表示歡迎。今天周先生要給我們講《紅樓夢》藝術的個性,大家鼓掌歡迎。
周汝昌:《紅樓夢》的藝術它的個性什麼樣?何在?我想引用魯迅先生的一些看法。魯迅不是紅學專家,僅僅做了一部《中國小說史略》,裡邊的第二十四篇是專講《紅樓夢》,他的大題是《清代的人情小說》,人情,它是寫人的感情,那個人情,不是人情世故,送紅包。你知道送紅包在老社會里邊,那叫人情,送點人情。真,他這兩個字就抓住了這個精神中心,然後魯迅先生對《紅樓夢》的藝術他沒有多講,但是他提出一個最重要的命題,哪個命題呢?伏,埋伏的伏,他說伏線,就伏在那裡邊的一個線索。他特別注意這一點,他看到《紅樓夢》裡邊的藝術,一個最大的特點,或者說個性,就是這個伏線。那麼這種藝術,僅僅把它看作伏筆,那是一回事。這個伏筆引出的是什麼?是整個《紅樓夢》的大布局,大章法。它是兩截,或者說兩扇,前邊54回,你看寫到54回的時候,是過除夕,祭宗祠,家庭的盛會。過年嘛,看看榮國府的那種排場,一過54回,筆墨馬上變了。這個在戚蓼生那個本子裡邊有一段批,就是55回開頭有一段總批,也早就指出來。他好像是說以前那個是宮商正聲,就是堂皇富麗的地方,從此整個變了,變成個商聲羽調。就是拿音樂來比,兩種絕對不同的聲調。由54回、55回這裡,明明白白有一條界限,分水嶺。確確實實,那麼這前邊的54回,前半扇你看到的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種種的令人看了高興、欣賞,總之吧,是一種快樂,是一種享受為主的。當然這個話不要絕對化,這個細說的話麻煩得很,我們只說個大概的大概。這是為了反襯後邊還有54回,一共是108回,兩大扇,整個掀開一前一後,合上是兩者合一,一個大整體。大章法是大對稱,回數分量,前邊主要是小姐,少奶奶,一些高層的婦女。後半扇真正佔據藝術舞臺的已經不是那些人了,是誰們呢?是那些各層各級的大丫鬟小丫鬟,無名的小女兒。在他筆下,在我的感受說來,寫得那個精彩和那個表現的難度要比前半扇都要巨大得多。也就是說價值更大,但是你一般人總是看前邊那個熱鬧,後半扇不太喜歡,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這個大章法,我說管它叫做大對稱,而且它是要取得平衡,洋文叫blance,對稱是symmetry;但是不是為了一個簡單的平衡,是為了一個一反一正,整個一個大合。這個就是contrast對著,不是一個簡單的,這一半那一半,誰也不管誰,不是。那個密切地結合,這個結合由哪兒來?起了這麼巨大的作用、微妙的作用呢。伏線,咱們從伏線開頭說到這兒,說伏線是為什麼呀?就是為了我這個獨特的手法,我要運用它,運用得與眾不同,這就是你的偉大,那個有什麼了不起,咱們就多多地運用伏線好了。所以我們理解高深偉大的藝術,要一層一層的探討,思索感悟,陷入進去。
你僅僅到了門口看看,淺嘗輒止。我懂了《紅樓夢》,《紅樓夢》就是這個,一男多女,爭風吃醋,唉,真是令人感慨萬分呢,
懂了這個大布局以後,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個性,個性就會包含著創新,曹雪芹在開卷就說,以往的那些小說,千人一面,他很不以為然。所以說我的書與那個不同,用今天的話來說,不就是創新嗎?曹雪芹如何寫人、寫物、寫事、寫境四大方面,可說的就太豐富了。我試著在咱們這點時間裡邊看看能講哪一兩個方面。寫人呢,我剛才已經說了,我不知道這個人相貌衣服什麼都不知道,可這個人活在我們面前,這個就說了這麼幾句話。
說寫境,寫榮國府,賈府怎麼落筆?好幾個層次,先介紹賈寶玉,真正的惟一的大主角怎麼寫?都是全書的要害,也就是最吃功夫,也是曹雪芹最大的本領。你看看他這個個性是怎麼樣,榮國府這麼巨大,人這麼多,怎麼介紹?實在不好辦,我每一次講都想起,我們好多大學者舉例子,中外的偉大的文學家已經成了常識。都是把英國的莎士比亞和我們中國的曹雪芹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