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色,立刻有個人抱了一隻盒子過來,將它小心翼翼的放到眾人中間的茶几上。長谷川向林謙益示意,“林先生,您看這個……”他邊說邊把那隻纏枝蓮錦緞面的盒子開啟,露出裡面扁形的碗來,“同樣是宋代的器物,是一件宋代天藍釉紫斑鈞瓷碗。是這樣的,我們就出這隻碗,而您就出那隻瓷瓶,當作我們兩方鬥寶的彩頭如何?”
林謙益心不在焉的看著那碗,隨手就要拿起。剛才抱盒子的那人想阻止,卻被長谷川按住了手,反倒把盒子往林謙益的方向推過來,“請林先生品鑑。”
“長谷川先生倒是個爽快人。”林謙益掀起眼皮瞥他一眼,又將那隻碗拿在手裡,翻來覆去的看了會,不經意般遞給宣寧,“來摸摸這鈞瓷,手感倒是不錯。”
宣寧摸了摸,很快,在腦海中就出現了這隻天藍釉紫斑鈞瓷碗的圖案和描述。
這隻碗乃是敞口,淺壁,圈足非常短,胎很薄,釉色卻濃得彷彿要漫溢位來,極為令人賞心悅目。內壁和外壁都是滿釉,色澤是天藍偏青,讓人想起晴時的碧空,非常漂亮。口沿處顏色較深,是燦燦的金色,卻並不張揚,而是內斂得恰到好處。內壁有一些水滴狀的紫色斑痕,不僅不會讓碗的整體色澤被破壞,反倒增添了幾分別緻。具體的資訊也告訴他,這的確是一隻宋代的鈞窯瓷碗,難得的是品相極好,看得出長谷川等人也是很好收藏著的。
只是被按住手的年輕日本人仍有些忿忿不平,嘰哩哇啦的跟長谷川說了一通。宣寧聽到他的聲音,心裡咯噔一下,差點沒顧得上表示對這隻碗的意見。因為這個人的聲音,他好象在殘魂的印象裡……遇到過?
林謙益悄悄碰了一下宣寧,然後眼角餘光看到他不留痕跡的點了點頭——其實他自己也覺得這是真品,只是還想更確定一些。又拿起碗給晏青松看了一回,才放到那隻盒子裡,“長谷川先生說的古玩街難道指的是劉園路的那個?”
“正是。”
“也好,我看著這碗倒是不錯,相信長谷川先生也不會在這種事上做出欺瞞。好吧,我們同意了。”
長谷川這回也禁不住漏出一絲喜意,連忙站起來對林謙益鞠了一躬:“多謝林先生願意成全我們!”
林謙益不耐的擺擺手,“急什麼,莫非長谷川先生這麼肯定自己能贏?”他似笑非笑的看著長谷川,“也許是我們贏了,到時候就該長谷川先生破費了,呵呵。”
長谷川也笑,眼底卻有一些不置可否:“只希望我們的一片赤誠之心能有所收穫。林先生,您看我們是今天就去劉園路,還是約個合適的日子?”
林謙益輕輕撣了撣褲子,“就今天吧,我看今天天氣很好嘛。”
長谷川看了看外面陰沉沉的天色,沒有說什麼,而是點頭道:“那好,我們現在就去那條古玩街吧。”
劉園路上古玩一條街,在B市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地兒,早在全國的收藏熱開始前就已經聲名大噪。要說那兒都是什麼有年份的好東西那也不盡然,實際上即使是那邊的古玩店鋪裡,真品也未必有多少。可每每有人撿漏淘到一兩件,卻讓這個市場越來越家喻戶曉,搞的儼然成了淘金的天堂一般。
宣寧只聽說過,卻從未來過。這一次被帶到劉園路,才下車就被四周嘈雜的人聲給震撼到了,“好多人啊……”
“嗯。”林謙益小心的牽著他的盲杖,其實更想直接拉住他的手,“你跟緊我們,別不小心走散了,這裡你也不熟。”
“我知道。”宣寧認真的點頭。
他們與長谷川一行人在劉園路的入口就分開了,時間有限,要找出三樣足夠勝過日本人的東西,不僅要靠經驗,還需要足夠的運氣。雙方約定好必須在地攤上淘,不能到街邊的店鋪裡去。林謙益留了個心眼,要老康派人跟著長谷川他們,免得那幫鬼子拿了並非這裡買的東西來充數。當然,他估計長谷川也找了人盯他們的梢。
走在劉園路上,宣寧時不時能聽到討價還價的聲音,要麼聽到地攤上老闆大聲誇耀自家東西的聲音。雖然到處都是人,擠得連腳都有些找不到空地落,可一想到盲杖的另一端被林謙益握在手裡,他就覺得十分的塌實。
晏青松張望著攤子上的東西,好一會才擰了擰眉:“沒什麼好東西啊。”
宣寧反正看不到,也就跟著林謙益走走停停,聽到他的話笑了:“晏大哥,不是你告訴我的,說這種地方一百件東西里能有一件好東西,就是祖上燒高香啦!”
“我倒是知道,可這要是找不出三樣好的,倒讓鬼子們蓋過咱們,那可就糟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