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2/4 頁)
十來具比城牆還高的雲梯、對樓。
鵝車、雲梯、對樓四散開來,緩緩向玉門關推進。
杜希望一愣,這是攻城嗎,稀稀拉拉就幾百號人?
“弩箭準備!”杜希望瞧吐谷渾軍士過來,神經又緊張起來。
一個時辰後,幾百名吐谷渾軍逃回去不足百人。
剛才吃了點虧,浪費了些箭矢,杜希望已明白過來,大聲下令:“碉樓上的弩手,把他們放進來,瞄準了射,劉致果,再選調一些神射手上來,輪番射殺,對樓雲梯靠近了,用勾鐮竹竿槍將它推倒。”
玉門關外,吐谷渾小王慕容兆對悉諾邏恭祿拱手道:“悉諾將軍,玉門軍學聰明瞭,要不要率軍過去壓一壓,虛張聲勢。”
唐軍的投石車都還未動用,還有碉樓上的強弩,去了能有好果子吃?悉諾邏恭祿搖了搖頭:“後退一里安營紮寨,白天太熱,夜晚來騷擾玉門軍,看有沒有機會。”
吐谷渾小王慕容兆一聽,如釋重負,夜晚騷擾,那損失要少得多,不用在玉門關填上部族勇士的性命。
大斗堡的戰事慘烈!
城牆還在烈火中掙扎呻吟,關牆上下,四處橫七豎八躺滿了屍,大斗軍士卒有的利箭穿心,仆倒在關牆上;有的死死的掐住吐蕃武士的脖子,跌落在壕溝,與敵同歸於盡,手都沒鬆開……吐蕃軍惡狼般衝進大斗堡,仔細搜尋每個角落的唐軍……
回頭望了望大斗拔谷,吐蕃軍正像遷徙的野犛牛群一般,密密麻麻地湧過來,吐蕃大將郎邁色終於鬆了口氣,在午時前拿下大斗堡,就如撕扯下女人的衫裙,甘州就快要**裸地橫陳在自己面前。
暫時脫離了吐蕃哨騎的追擊,大斗軍後營指揮使王準緩馳起來,轉目四顧,差不多也帶了兩百多名軍士出來,自己的幾百親隨,戰死了一大半。
“兄弟們,我們力戰了大半夜,用狼煙報警,現在我們撤退到甘州去,繼續與吐蕃蠻子血戰。”王準振臂高呼道,他是不敢去漢陽堡見李巖。
逃出生天的大斗軍轟然應諾,士氣不低。
甘州是郭子儀在守城,自己表現英勇點,戴罪立功,不是可以免了丟失大斗堡的責任嗎?王準胡思亂想,右威衛將軍李巖調走大斗軍兩營勁軍,說什麼圍剿回紇,將我頂在大斗堡,看來有幾分蹊蹺。
吐蕃大軍從大斗堡穿城而過,未做片刻的停留,惡狠狠地直撲大馬營草灘關隘,永固堡。
騎在緩馳的戰馬上,朗邁色陷入了沉思,取了大馬營草灘,吐蕃的牛羊戰馬才有放牧的地方,不用擔憂後勤軍需,甘州城外,成片的水稻還有個把月就熟了,不是吐蕃的軍糧是什麼?漢人的兵法,因糧於敵,甘州雖富,我暫時不去取甘州,唐軍將領不會想到吧。
想到這兒,吐蕃大將朗邁色臉上露出笑容,雙腿輕磕,胯下的戰馬似朵白雲,飄向了吐蕃大軍的前鋒。
……
求收藏求推薦!
148。初戰(求推薦,求收藏)
大馬營草灘西邊的關隘,永固堡,堡牆上,羽林騎斥候流水般將軍情呈遞上來。
大斗堡戰死千名軍士,守關的王準也不是孬種,抵抗到拂曉前,寡不敵眾,才率殘部退到甘州。
吐蕃大軍前鋒五千騎已快透過大斗堡,後續的大軍源源不斷從大斗拔谷開過來,據報上來的軍情分析,約有五萬餘眾。
堡牆上的臨敵觀察的將領心裡沉甸甸的,人人臉色凝重。
河西討擊副使,右威衛將軍李巖臉色沉靜,將千里鏡遞給身邊的辛雲京:“吐蕃蠻子初來乍到,我率羽林騎挫挫他們的銳氣!雲京留下守堡。”
與辛雲京對視一眼,哥舒翰立刻拱手勸道:“小李將軍,你是河西大將,身系全域性安危,由末將和辛雲長去就行了。”
在軍前揚威,嬴了這場初戰,可振奮河西諸軍計程車氣,也能樹起的我的勇悍善戰的形象,巖哥兒也不是紈絝子弟,皇帝年輕時不是也有這種英雄氣嗎?李巖郎聲笑道:“大夥兒都想穩坐釣魚臺,等著魚兒上鉤,哪有那麼容易?吐蕃軍順利地直抵甘州城下,不讓他們懷疑嗎?要啃骨頭肉,有骨頭才香。”
對李白微微一笑,李巖拱手道:“師兄,我去殺敵,你在城頭為我賦詩一如何?”
李白拔出橫刀,激動地嚷道:“行軍途中,我日日受訓,鉚足了勁,就讓我隨你殺敵吧,那多痛快,回來照樣能賦詩,別說一,幾都行。”
“李參軍,你是謀士,得冷靜理智,好好在城頭觀敵。”李巖把臉一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