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 頁)
除害,你還有什麼話說?”
潘又安這一席話,直說得老侯瞠目結舌、目瞪口呆。臉上的汗珠子如雨點般地落下,身上的汗水溼透了前心後背,心裡一發毛,小便也失禁了。吭哧了半天,他又分辯說:
“你說你沒有枉殺一人,殺我就是枉殺。就算我不是七品縣令,就是平頭老百姓,也要查案問案,報請朝庭刑部核准,還要等秋後問斬。你活埋了我算是怎麼一回事?你這不是以大官欺小官、草菅人命嗎?”
“好好,你活埋我不算,我活埋你就是草菅人命。咱們就讓全兩當縣的百姓們評評,十個人有九個說你該死,我還是把你埋了,三個人有一個說你不該死,我立即讓你官復原位。怎麼樣老侯,這樣公平吧?”
事已至此,老侯也沒有話說。不過他仍舊是開水鍋裡煮鴨子,肉爛嘴不爛,梗著脖子犟道:
“評就評,我的百姓我清楚,我給他們當了三年父母官,難道他們會讓我上斷頭臺不成?”
潘又安立馬吩咐:“保保、橫橫,帶幾個人把這個狗東西給我拉到大街上,等老百姓評審。”
剛一開啟縣府大門,就見有成百上千的人踴上前來,不知誰走露了風聲說欽差大人把狗日的侯扒皮抓起來了。兩家相遇,分外眼紅,不知是誰發一聲喊,頓時石頭瓦塊,雨點一般落到侯勳臣的頭上臉上。再往近些,手抓腳踢錐子攮的,吐口水擤鼻涕,哭的罵的,喊的叫的連成一片。不是張保保、王橫橫動作快些,侯縣令早被拔成沒毛的猴了。
“怎麼樣夥計,百姓們對你評價如何?”潘又安笑嘻嘻的問道。
侯勳臣耷拉著腦袋,嘆口氣道:“世態炎涼,人心不古啊!兩當百姓自古以來勢力,落井下石者居多。”
“媽的,”潘又安罵道,“自古以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自己作惡多端,還怪百姓勢力。來呀,按我們原先約定好的把侯勳臣老賊拉到後院土坑裡給我埋掉!”
侯老爺人品不敢恭維,學問卻是真的。聞聽潘大帥令人將他拉去活埋,當堂賦詩一首,朗聲詠道:
“洞房花燭換新人,挖坑反而埋自身。天不公道難怨天,倒楣莫過侯勳臣。”
第三零一章 太監郎榮歸故里
埋了兩當縣令侯勳臣之後,縣衙裡立刻少了個管事的。'國不可一日無君,家不能一日無主,縣衙再小也是一級政府,總不能沒個頭兒,老百姓有事找誰?喊冤叫屈都沒個地方。皇上另派人是來不及了,潘又安思慮再三遂決定讓他的老丈人魏致中暫時接替縣宰之位,任命書當然要等他回京之後奏明皇上,另行頒旨授命。
老魏一聽女婿的意思之後,心中自然是高興萬分。他一輩子做生意,錢倒是掙了不少,可是做官的事想也沒敢想過。不是他不想當官,而是沒機會,考取功名太費工夫,他整天鑽到錢眼裡,哪裡能顧得上考秀才、考舉人,再進京考進士等等。花錢買個官做的心思倒是有過,可是兩當地方小,一萬兩銀子頂多買個縣衙副師爺,而且還是候補待選的,人家在任的副師爺死了之後他才能到任。不能盼著人死,也不能等著人死,而且生死簿上無老小,誰前誰後還不一定呢!如今一個現成的七品縣令送到手裡,他豈有不高興的理由?
潘又安知道,他丈人老魏這人,能力也有、威望也高,在兩當也是個舉足輕重、數一數二的人物。奈何,買賣做得久了,難免生『奸』猾之心,不謀利取巧生意如何做大?因此,勢力是勢力些,自私也是自私些,但人品不是很差,貪髒枉法的事斷然不會有,起碼比起那個侯勳臣來不知要強過多少倍。
翁婿倆一拍即合,老魏當官心切,稍一收拾便匆忙走馬上任。
一切安排妥當,潘又安攜新婚妻子魏新梅去探望老岳母。老太太一見新姑爺,果是非同凡響。真是人有人才,貌有貌才,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竟做出如此驚天動地的大事業,當今天子都和他稱兄道弟哩!不是眼見,哪個肯信?還是女兒有眼力,一個小小的繡球,巧不巧就拋到他手裡了。瞧她選得這郎君,氣宇軒昂,儀表堂堂。不僅模樣生得帥氣,正而素懷一腔正義,渾身是膽,為國家和黎民百姓掙得一個太平盛世。臨行還給女兒她爹謀了個一官半職,也了了老頭子一生夢想做官的心願。
不說丈母孃誇女婿,潘又安諸事已畢,遂拜別岳父岳母。並告知他們將來如不想做官或是想女兒了,可捎個信去,他派人來接他們老兩口進京,那時父女母女全家再團圓。
算算出京城已有半個來月的天氣了,竟一事無成,兩個愛妻一個也沒見到。他倒是不怎麼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