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頁)
娘派了奴婢來跟您說句要緊的話兒。”她說到這裡略頓了頓,看了看邱凌,還沒得邱凌識趣地迴避,黛玉卻輕輕點了點頭道“姐姐請說,都是自家人,不妨事的。”那胭脂這才上前了一步,聲道“娘娘說,北靜王府出事了,請姑娘這幾日,暫在家中好好休息,別出門,也別見外客了。”
作者有話要說各種杯具,但是,咱不會棄坑地……bxzw。
正文 56、橫禍
且說那日,林如海從預備給邱凌和餘瑜說親的中途忽然被叫走,從黛玉和在場的眾位邱凌舊日同僚們的臉色上看,即便是一向勤勉肯幹到有些工作狂傾向的林老爺,如此慌忙地中途退場趕赴公幹也是十分少有的事兒,眾人一個個的不免就有些驚異。而次日大清早,東平王妃又急急差了人來特意叮囑黛玉緊閉門戶,這麼一種“出大事兒了”的預期便更是十足十的準兒了。
一時間,本來相當喜樂祥和的氣氛頓時十分緊張了起來,林府上下難免就有點子人心惶惶,幸而黛玉跟著王妃歷練了這幾年,見識的多了,人本來也聰明靈秀,倒也是個頗沉得住氣的,很快就恢復了鎮定,吩咐老爺回來前暫時先不管外頭怎麼樣,只安心管家裡頭。這麼一來,有了她坐鎮打理,府上倒也沒有怎麼亂,下人們驚慌了一陣子就回過了神來,安靜地該幹嘛幹嘛去了。
只是這安定倒是安定了,卻總是讓人覺得這平靜底下並沒有怎麼真的安心,總有些小心翼翼的意思,有門路的不免悄悄探聽訊息,竊竊私語一番,但幾日下來,竟也無所收穫。而東平王妃自那日派人來給黛玉捎了話後,也便沉默了,等黛玉派了人去探看的時候,說是東平王爺稱病在府,放出話兒來說恐防傳染,一律不見親友賓客。這病倒是也病的蹊蹺,但既然有王妃的囑咐在前,她便也沒在多事,每日裡只閒在家中,一面陪著邱凌和封氏,一面等著林如海回府。
此事來的突然,想也是牽連了什麼權貴,竟似給有心人專門管著不叫風聲外漏的意思。然而越是如此,越讓人覺得欲蓋彌彰,越是沒有什麼跡象越是表明,外頭的確是出事兒了,而且,出的還是大事兒。林如海他們一走就是三天三夜,直到第四天大晚上才回來,那個時候黛玉和邱凌她們都睡下了,還是第二天一早聽林安家的回報,說是老爺只回來換洗了一下,略睡了半晚,天不亮就起身走了。
林如海向來公私分明,在家裡是從來都不談公事的,故而連貼身伺候他的鴻哥兒、管家林安幾個都不知道他這一回忙的到底是什麼事兒,他沒有交代什麼,他們自然也是不會問。黛玉外表淡定如舊,但想來心中也是急的,倒是邱凌把王妃的話咀嚼了一番,又根據林如海現管著的那蘭臺寺的職能暗自揣摩了一回,猜測能要他如此廢寢忘食的,想必這多半就是與那傳說中出了事兒的北靜王府有關了。
林安娘子藉著出去採買的功夫探聽了一回,也沒有什麼結果,只是說北靜王府的前門已經給封了,不知道是出了什麼事兒。林如海照舊一去不歸,隔上許久回來一次,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從未在入夜前到過家。
黛玉到底還是不放心老父親,邱凌便陪著她熬夜等過幾回,有那麼一兩次撐著見到了,也不過看到他日見憔悴的模樣,旁的一點兒用都沒有的。因怕耽誤他那僅有的一點歇息的功夫,撐著見了一兩回,黛玉便也不敢熬夜等著了,只吩咐鴻哥兒、林安幾個貼身好好服侍了,每日親自熬各種補身的湯藥備著他回來吃,沒幾天就把她自個兒也擔心的小臉兒瘦了一圈兒。
封氏見狀,不免十分心痛,每日裡便拉著邱凌一道開解她,也無非說些林大人是忙公務,為朝廷效命,自是要辛苦些的,姑娘孝心昭昭,但原也不必如此操勞,小心身子等語。黛玉聽是聽了,無奈父女連心,老父在外頭奔波勞碌,又不知道事情的深淺輕重,她在內宅還是無法安心度日。邱凌同她相處已久,知道多說也無用,只有同封氏一起陪在她身邊說話解悶,一面暗暗囑咐春纖雪雁幾個將那滋補的湯藥也多熬一份給姑娘服用。
不過她心知外頭的事兒不完,林如海是消停不下來的,御史臺最是個講究的地方,彈劾百官什麼的已經很嚇人,更不要說作為著名“三司會審”中的重要一司,在審理重大案件中的作用了。林老爺這才新升了左都御史,“九卿”的帽子還沒捂熱,就攤上了個神秘大案子,能不鬧心麼,加班加點是正常的,萬一真的與東平王妃所言的那北靜王府出的事兒有關,看樣子多半就是了,而這北靜王府來頭甚大,萬一分寸沒有掌握好,那可真是很要命的。
然而作為女眷,黛玉是什麼都做不了的,封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