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3/4 頁)
不得閒。
一面趙大太太卻感嘆,倘若舒家另有子嗣,文陽便也不用如此分心於淳哥兒,她那七弟更不必心懷愧疚,如此拘在老太太身邊。說到底也怪舒公府如今的人丁單薄,自己這一輩兒的死了個大哥,三姐出關和親,二哥唯有文陽一個子嗣,五弟成家僅出了一女,後妻子早逝,到如今都未曾續絃,六妹嫁於建安侯府三老爺不常聚攏,七弟因禍事二十有三依舊尚虛中饋。母親是郡主身份,父親一生都未納妾,七兄妹皆是母親生身所出,可惜卻造就如今這番家族人丁衰退的景況,實難教人安心。
盛京坊間皆傳言,這舒公府裡的女人都不長命。萬般福分都教老太太享受了去,著實讓老太太心裡添了一陣堵。
臨窗長嘆,趙大太太也迫於無奈給孃家牽了這條線。卻不想竟讓丁險些送了命,教她心裡好不愧疚。幾日在屋中持齋唸佛,一面也祈求送子觀音賜恩露於丁,令她早懷趙家骨血。
這日因說宅子裡久無主貴御宅難免晦氣,就請了南山寺的高僧設案做了趟法事。傍晚時與二太太容家媳婦一行才送僧人出府回來,紫萍就跟在她身後悄悄道:“回大太太,人找著了。”
趙大太太何等精明,二太太早些天就問她拿縱火之人慾揪官查辦,她左推右推才擋下,聲稱人還並未找到。其實心裡老早有底,不過不敢攤開來說。這會子紫萍來報,恐被二太太容家媳婦聽了去,便道:“早前說咱家七爺壽辰會在這裡擺,可因其他事情耽擱了下來,今日忽然想起,不如過幾日辦一辦,趁此衝一衝八小姐的病如何?”
二太太登時想起來,當日趙大太太可是允諾丁妙與舒季薔一起辦的,不知道她還記不記得。於是眼巴巴看著二太太,心想她究竟會不會說,道:“這也好,大太太您倘若沒提起;我倒也忘了咱們剛到貴府時的那些事了……”
趙大太太眉眼倏地挑高,樂呵呵道:“那就這麼說定了。哦……可不還有個七小姐也一塊兒辦的麼?那就趕緊去準備準備,那壽星可得有番打扮。”立馬囑咐紫萍,“這會兒咱們府裡太平了,梁大人早已在外貼了告示說咱們府裡疫病已消。你就吩咐下去,讓外頭管事的去請個戲班子來,咱們裡頭唱堂會。還請梁大人梁太太梁小姐都來,咱也好好熱鬧一回。”
紫萍點頭:“奴婢記下了,回頭就告訴去。”
那兩人聽了,便想看來紫萍是有事要告訴趙大太太,故而連這事也等押後再去說。於是自然識趣,紛紛告辭了去。
等二太太容家媳婦走了,紫萍便來攙趙大太太,道:“回太太,您說的沒錯,她在那墟里竟藏了這些天兒,難怪奴婢裡裡外外都搜遍了都找不到她的人。”
趙大太太臉色凝重:“老太太將她擺在我這裡,是念在淳哥兒的情分。老太太當年饒了她,而今她故伎重演,我可饒不過!你就去把實話告訴大爺,讓他自個兒看著辦。倘若送官,諸事也得打點好。畢竟是舒公府出的事,面子得顧上。什麼詞兒能畫押什麼詞兒是萬不能說的,你都知道。”
紫萍當年還小,對此事只從自己母親那裡聽過一些,但也知茲事體大,不是自己能夠扛得起的。就不細問趙大太太什麼,想若然將銀蓮揪官,只讓她畫個縱火的押就成了,其他的話自然使法子不讓她說出去。
答應著,就慢慢退下去一一辦去了。
趙大太太先說是舒季薔做壽欲請梁大人,可實是還為的這樁子事。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梁大人怎麼說也是這明州府裡拍板兒的人,這幾份面子還得給他。擺上幾桌請他一回,那銀蓮也就能神不知鬼不覺地留在了明州府,永遠也回不得盛京去了。如此一來,可也給老太太省了許多心。
第一百七十七章 懲罰——拘禁
今日第二更~大家晚安~
================================================
紫萍先去了舒文陽那裡。才至半路就瞧見淳哥兒拉著玉兔從裡頭竄出來。她便一笑:“這是要去哪裡呢?”
晴兒紅線隨後挎籃出來,笑吟吟道:“昨兒個大爺答應小爺抄了十張《中庸》就讓他今兒去瞧他八姨。這不小爺將眼圈都熬黑了,天亮才寫完……”
紫萍“嘖嘖嘖”地:“往日家的孩子這麼小哪裡懂得認字拿筆,偏咱們小爺生來就這般聰明,真不是常人所能及的。”
“嗬嗬……”晴兒就笑道,“那是你們侯爺夫人還未有好訊息。倘若有子,憑侯爺那份聰明勁兒,還能有什麼愁的。”
紫萍捂著嘴也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