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話,趙禹眉頭一鎖,沉聲道:“先生這言論,倒與貴教其餘人迥然有別。”
劉伯溫嘆息一聲,說道:“正因我是明教人,熟讀教義,又熟知教中人行事之法,才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結論並非一意貶低,反倒教中有識之士皆有此感。明尊降臨,光明無垢,終究只是說辭而已,受苦受難皆在當下。一人遭難,百人當之,誠然可為教中苦難兄弟謀求公道。然而十指有長短,人心有善惡,難道各個都會一心為公義?若真如此,陽教主失蹤後,教中便不會生出這樣一番曠日持久的動盪。”
“誠然,赤貧弟子奉教義為至理,不敢逾越分毫,渴慕明尊降臨之心火般殷切,飛蛾撲火不惜性命。事事謀求公道,世事卻難公道。明教之禍,小民之亂,恰如復古井田之爭為儒之亂,皆是鏡花水月,可望難求。”
劉伯溫這番話,令趙禹沉默良久,半晌之後,他才說道:“劉先生這番話令我不明所以,只是好奇你既然如此洞徹,為何還拜入明教?”
劉伯溫聽趙禹不願深談,心下雖有些失望卻沒有表露,他回答道:“我辭官隱逸後,曾一度意志消沉。後來偶然機會下,見到張中老師傳道蘇北,見到他煞費苦心創造出一個彷彿無垢世界桃源般的村莊。那裡耕者有其田,民眾樸實不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聽到劉伯溫的描述,趙禹都忍不住為之神往,不由問道:“難道真的有這樣一方淨土存在?”
劉伯溫點點頭,目露神往道:“就在蘇北船山之中,公子若有興致,可往一觀。”
趙禹又問道:“這麼說,明教弟子所言無垢世界真的存在?”
劉伯溫悵然一嘆,沉聲道:“若說我原本還相信無垢世界會降臨,可是在看到那村莊後,才是徹底絕望。”
“喔?”趙禹聞言後詫異無比,不解的望著劉伯溫。
“公子可知這桃源是如何來的?張中老師最初到此地時只見到村莊破敗民不聊生,又有鄉霸蠻橫欺壓,百姓幾乎活不下去。張師位居我教五散人,都是武功高手,先是出手殺掉鄉霸並其爪牙,而後教人墾地貨殖,經營數載,貼補近萬銀錢,不時剪除心懷叵測之輩,這淨土桃源才初步成型。為了鄉民能自保,他又不厭其煩教授他們武功,組建鄉衛隊……”
聽到張中付出這些代價,趙禹忍不住倒抽一口氣,區區一個村莊便耗費這般大的精力,若擴充套件到天下,其中艱辛只要想一想便知人力難為。且不說驅逐韃虜已經是萬難之事,還要百姓休養生息便得十數年之功,均有餘補不足。歷數各朝,單單在此事能做到頂點的便寥寥無幾,且不說還要開民智、普教化……等等種種。
“此非一時之功、一世之功,也絕非幾人恆心便可成事,須得將這信念薪火相傳,眾志成城。可惜,世事多險惡,叵測是人心。區區一個明教便紛亂若此,還奢談什麼明尊降世!”
劉伯溫以沉重語調作了結語,趙禹卻一直沉默,許久沒有開口。
一路再也無話,回到城中後,趙禹與劉伯溫約定會面的地點便分別。他站在街角望著那狀似灑脫的背影消失在夜幕中,心中卻極不平靜。
經過一路思索,趙禹已經可以猜到幾分劉伯溫與自己那番談話的用心。一方面,劉伯溫肯定了明教作亂的本領。另一方面,駁斥了明教徒不切實際的訴求。而且,他話語中還多次提及明教內亂,這應是在告誡自己不要與當下明教牽連太深,否則只怕也會陷身在那無休止內鬥中無法自拔。
這個道理,趙禹早在拒絕莊錚時便已經想到。只是當時劉伯溫戲言篤定趙禹往後會加入明教,現在卻又給他這一通告誡,這一番用心當真讓人捉摸不透。
一邊思索著,趙禹一邊走回客棧,穿過喧譁的大堂,回到幽境的小院客房。
叩門後推門而入,趙禹掃了一眼便看見一名虯髯漢子半臥在桌案前。他心絃驀地一緊,正待要揮出飛刀,忽聽到大漢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不要慌,是我!”
聽到楊青荻熟悉的聲音,趙禹才鬆一口氣,走過去低聲道:“青荻姐姐你怎麼又換了打扮?這樣一驚一乍,真讓人受不了!”
“閒著無事,去試了試河間雙煞的功夫……”楊青荻講到一半,嘴角突然湧出幾分血絲,慘然道:“果然不凡……”
;
057章 雙劍合璧無嫌隙
趙禹見楊青荻竟身受內傷,再不顧她當下形象怎樣有礙觀瞻,將手搭在她後心氣脈匯聚之處,默運九陰心法中的療傷經,望其體內輸入一股平和內力。
兩人內力同出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