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部分(第2/4 頁)
面對咄咄逼人的波斯軍隊,伊拉克略鎮定自若,他任命兩個兒子留守君士坦丁堡,自己親赴小亞細亞,徵召勇猛善戰計程車兵進行系統的軍事訓練,同時在士兵中反覆宣講對波斯戰爭的神聖性,解放聖城的必要性。
公元619年,波斯軍隊攻佔拜占庭帝國的糧倉和錢庫埃及,君士坦丁堡陷入糧錢兩缺的境地,國家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公元621年,伊拉克略大帝與北部的勁敵阿爾瓦人休戰,隨後率軍親赴戰場,次年夏天,伊拉克略大帝向波斯軍隊發起反擊,迫使波斯人後撤。而後他回師肅清安那多利亞地區的敵人,接著,伊拉克略大帝率軍攻入波斯境內,在馬庫之戰中擊潰敵人,收復小亞細亞。
接下來的戰爭在波斯境內展開,623年的冬天,伊拉克略大地高加索山脈南麓進軍,直搗波斯軍大本營,差點活捉波斯國王。
此後三年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波斯一度攻入君士坦丁堡城下,但被擊退,同時伊拉克略大帝繼續在波斯境內攻城略地,並痛擊阿爾瓦人,使得這個蠻族部落從此一蹶不振。
公元627年,戰爭進入決戰階段,伊拉克略大地底格里斯河南下,在古城尼尼微附近,與波斯皇帝率領的主力決戰,取得勝利,波斯皇帝陣亡,伊拉克略大帝兵臨波斯首都泰西封城下,波斯新皇帝被迫求和,同意歸還“真十字架”。
公元630年,伊拉克略大帝在聖城耶路撒冷舉行隆重的迎接真十字架慶典,歷史百年的戰爭以拜占庭的勝利告終。
然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慶典僅僅幾個月後,一群沙漠子民,就在宗教的狂熱支配下,在穆罕默德的旗幟下,開始了另一場“聖戰”,這場聖戰一直無休止延續了下去。
拜占庭帝國與薩珊王朝之間,冗長又逐漸加劇的戰爭,使得雙方都非常疲憊,在突然崛起的阿拉伯人面前,他們都顯得十分脆弱。
當戰爭結束之時,他們都已經沒有機會調整恢復了,就在幾年之內,雙方都遭到了阿拉伯人的猛攻,拜占庭人將阿拉伯人的進攻比喻為“人海嘯”,正是拜占庭與薩珊波斯這無休止,又毫無必要的戰爭衝突,給伊斯蘭的迅速擴張給了良好的機會。
當先知穆罕默德透過征服,並用伊斯蘭教義將阿拉伯人團結在了一起之後,在他的領導下,發生了穆斯林與拜占庭帝國的第一次衝突。
就在希拉剋略與薩珊王朝達成波斯的撤軍協議之後幾個月,拜占庭軍隊就面對了穆斯林大軍。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之後阿布??伯克爾透過征戰,無可爭議地控制了整個阿拉伯半島,成為第一任哈里發,鞏固了整個半島的穆斯林勢力。
關於這兩個大國之間,戰爭的起因,穆斯林在關於穆罕默德的傳記中寫道:先知獲得的一份情報表明拜占庭軍隊,正關注阿拉伯北部地區,並斷言有意欲入侵阿拉伯的意圖。穆罕默德決定帶領一支軍隊北上先發制人。
當然這不過就是一個藉口罷了,當時拜占庭帝國剛剛結束和薩珊波斯之間的戰爭,根本就沒有能力,去進攻阿拉伯帝國。
總之,公元634年,穆斯林開始了對這兩個國家的全面入侵,佔領了兩國大片的土地。
知道公元638年,阿拉伯人徹底征服了敘利亞地區,哈里發的軍隊在黎凡特地區與拜占庭帝國皇家部隊和當地僱傭軍組成的軍隊交戰。
拜占庭帝國的皇帝希拉剋略,因身體不適無法再親自率兵反抗,而是派出了自己的弟弟,然而在一場戰役裡,哈里發的軍隊取得完勝。在哈立德的指揮下,穆斯林們最終佔領了大馬士革。拜占庭帝國趕忙徵調了所有可以呼叫的軍隊給一些將軍,以期趕走穆斯林。
結果在公元636年的一場著名戰役中,穆斯林把拜占庭軍隊引誘至人形戰場,導致拜占庭的一場毀滅性失敗。
拜占庭帝國的皇帝希拉剋略在離開安條克回君士坦丁堡的餞別會上表達了自己的失望。他感嘆道:“哦,敘利亞,願和平降臨於你!對敵人來說,這是多麼好的一片土地!”
公元637年4月,時任耶路撒冷牧首投降,阿拉伯人終於在長時間的圍城後拿下了耶路撒冷。公元637年夏天,穆斯林佔領了加沙。同時,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官員購買了一份昂貴的停火協議,換來了埃及三年、美索不達米亞一年的相對和平。
公元637年末,安條克城被攻破。至此,穆斯林佔領了幾乎整個北敘利亞地區。公元638到639年,停火協議有效期滿,阿拉伯人蹂躪了美索不達米亞和亞美尼亞地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