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的多出千餘年的知識,想要在這個即將開啟盛世的年代,好好的活下去,實在不是什麼難事。
而且杜睿雖然是杜如晦的庶子,在那萊國公府之中不受人重視,但在市井之中,這杆大旗還是頗有影響力的,想來也沒什麼人敢找他的麻煩。
“仲叔不必擔憂,萬事皆有杜睿主張,本公子雖沒什麼大志向,但平平安安的撫養幾個妹妹,贍養幾位姨娘,想來也不是什麼難事!”
杜仲見杜睿說的這麼自信,也不好說什麼,杜睿如今雖然年紀幼小,但今日聞其言,觀其行,倒也頗有主見,特別是離開萊國公府之時,於府門之上提的那首詩,讓杜仲這個忠誠的老僕人,對自家的小公子沒來由的多了幾分信心。
“小公子既已有了主意,老僕便不再多言了!”
杜睿笑道:“仲叔不必如此,本公子年幼識淺,今後這家門之事還需仲叔費心料理才是!”
杜仲聞言,拱手道:“小公子大可放心,老僕受先夫人大恩,無以為報,唯有這把老骨頭為小公子盡心竭力,也就是了!”
杜睿知道大唐時節的人承襲魏晉遺風,雖然比不得先秦年代,但也最終承諾,杜睿的生母曹夫人對杜仲一家有活命之恩,所以對於杜仲的忠誠度,杜睿是不需要擔心的。
如今分府別居,一路上來的時候,杜睿的心中對如何在這個時代生存下去,已然有了主意,只是在如今這個年代,有些事情,他現在的身份是不大方便做,也做不了的,只能假手於人,如今杜仲願意相幫,杜睿也就放心了。
士農工商,無論歷朝歷代,商人的身份都是處在最低階層的,但是商人卻又是各個朝代生活最為富足的,究其原因便是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對於商人都存在著極端的輕視,認為商人逐利,無奸不商,從商本身就是道德敗壞的開始,所以他們的錢自然也就是髒的,後世的大明,當真稱得上是富有四海,但是最終明政府卻因為財政枯竭,落得國都破滅,君王慘死,就是因為商稅一途,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忽略不計,如今這大唐也是一樣,商人的身份極其低下,但是若要從商的話,卻又是發家致富的一條捷徑。
只是該如何下手,杜睿卻要思量一番,既然到了這即將開啟盛世的大唐,杜睿自然也不想只安心做個富家翁,未來究竟如何,也需要謀劃一番了。
便是不能名垂青史,流芳百代,也要在這盛世的建設過程當中攙上一腳,前世大唐雖然繁華,但也在施政過程當中有過許許多多的失誤,偏頗,杜睿既然來了,總是要想辦法避免走這些彎路,讓這個華夏曆史上有名的盛世王朝,更加平穩的走下去!
不過目前來說,這些還都不是杜睿應該考慮的事情,他一介白身,尚無寸進之功,如何能走進當朝統治者的法眼,如今最緊迫的還是如何在這個年代生存下去了。
看著忙碌的家人,杜睿渾身上下也充滿了幹勁,若是還在萊國公府內,他這一生也只能蹉跎歲月,如今被逐出了門牆,倒也鬆開了他的手腳,讓他有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之感。
大唐,杜睿來了!
()免費TXT小說下載
第八章 賺錢(求推薦!求收藏!)
唐長安城,隋朝稱之為大興城,其興建於隋朝,唐朝易名為長安城,為隋唐兩朝的首都,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偉壯觀的都城,一度也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
它是隋文帝君臣建立的中國古代最宏偉的都城,反映出大一統王朝的宏偉氣魄。為體現統一天下、長治久安的願望,城池在規劃過程中包攬天時、地利與人和的思想觀念。“法天象地”,帝王為尊,百僚拱侍。
為容納更多的人口以及遷徙江南被滅各國貴族以實京師的宏偉計劃,將城池建設得超前邁古,面積達84平方千米,是漢長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時期的拜占庭王國都城大7倍,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達城大6。2倍,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為宏大的城市。
長安城由外郭城、宮城和皇城三部分組成,城內百業興旺,最多時人口接近300萬。唐王朝的建立後,對唐長安城進行了多方的補葺與修整,使城市佈局更趨合理化。龍首原上大明宮的建立,使李唐王朝統治者更加佔有高亢而優越的地理位置。站在龍首原上,俯瞰全城,更顯一代帝國一統天下的氣度與風範。
只是如今的長安城與貞觀盛世後期比較起來,還略顯不足,武德末年,突厥頡利可汗叩關,兵馬直至長安城下,為了挽救危如累卵的大唐社稷,太宗皇帝盡起府庫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