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又來虛心求教了!”
李承乾說著,臉上掩飾不住的自豪,大唐威服四夷,方使萬國來朝,身為大唐的儲君,李承乾也是與有榮焉。
不過杜睿卻沒有李承乾那般好心情了,他知道李承乾所說的小邦,便是後來的日本,而那些來人,便是遣唐使。
從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兩個半世紀裡,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後世一些無良學者還將遣唐使,評價為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
但是在杜睿的眼中,這些來人可不是懷著什麼好心思,全都是強盜,是來竊取中華文化瑰寶的,後來的事實更證明,這些倭人從中國學去了那麼多文化精華,然後當中國遭遇動亂之時,每次都是第一個跑過來攪擾。
明萬曆年間,如果不是兩次支援朝鮮退倭,消耗了大量國力的話,大明也未必會被一群茹毛飲血的通古斯野人給滅了。
杜睿仔細回憶著史書上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唐朝代隋以後,日本沿襲遣使入隋的舊制,遣使入唐。630年,也就是唐貞觀四年,第一次遣使,最後一次在838年,也就是唐開成五年。
後來到894年,唐幹寧元年,又準備派遣,已經任命,由於菅原道真諫阻,遂從此正式停止遣唐使。
從630年到894年,二百六十餘年間,除三次任命而未成行外,抵達長安的日本使臣,兩次是送唐使臣回國,一次迎遣唐使歸日本,正式的遣唐使計有十二次。使團成員除約半數的舵師﹑水手之外,還有主神﹑卜部﹑陰陽師﹑醫師﹑畫師﹑樂師﹑譯語﹑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師﹑船匠﹑木工﹑鑄工﹑鍛工﹑玉工等各行工匠。
如今來的正是第一批遣唐使,如果杜睿沒有記錯的話,那正使便是犬上三田耜與藥師惠日兩個倭人。
雖然如今這時節,日本對於中國還是畢恭畢敬,虛心求教的,但是其國小民弱,地緣等問題就決定了,這些倭人肯定不會甘心永生永世縮在中華的羽翼之下,只要有機會,他們肯定會反噬一口。
李承乾見杜睿臉上的神色,陰晴變換不斷,便道:“承明!你這是為何?”
杜睿道:“殿下!聖上對那些倭人,如何對待?”
李承乾道:“已安排到了鴻臚寺,明日便要召見!”
杜睿點點頭道:“那麼殿下如何看待?”
李承乾道:“小邦仰慕天朝文化,虛心來學,自然是好的,只是孤這心裡卻總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杜睿忙道:“殿下!倭人來學我華夏的禮儀文化,這倒也沒什麼,怕只怕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如若要求學我大唐的築城,造船,冶煉,舟橋,造紙,農耕,醫藥,似這般要緊的東西,萬萬不能教!”
李承乾詫異道:“這是為何!?”
杜睿回道:“殿下便不曾聽過一句話,叫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嗎?我大唐要想永久傲立於世間,首先要保證的便是我們的技術優勢,只有我們在技術上優於別的國家,那麼他們便永遠只能匍匐在我大唐的羽翼之下,特別是這冶金之術,殿下想想,如今我大唐兵甲之利,冠絕天下,如若被人學了去,倒是造出好刀利刃來砍殺我大唐的兵士,這不是資敵,是什麼?”
李承乾聞言,不禁驚叫了一聲,道:“好險!那些朝中的大儒們一個個的都鼓動父皇,說什麼施仁德以教化四方,彼既來學,當無所不可教之。要是真像他們說的那般做了,才是誤國誤民,孤這就入宮去見父皇!”
第五十三章 鬥智
“那杜睿確實如此說?”
承慶殿內,太宗聽了李承乾所請,也是禁皺眉頭,前幾日來報,說倭國遣使來朝,太宗還高興了好一陣子,畢竟只有聖天子在位,方可使萬邦來朝,如今這倭國來使,太宗面子上也得意了好久。。但是聽了李承乾的話,太宗也突然意識到,這其中的關節。
李承乾忙道:“確實如此,此前兒臣也覺得倭國來朝乃是大好事,但是聽了杜承明的話,兒臣方才醒悟過來,這倭國即便沒有懷著狼子野心,卻也不可小視,如若真被他們將什麼都學了去,我大唐的許多技術優勢,豈不是全都沒了。”
太宗點點頭,道:“杜睿確實深謀遠慮,這其中的關節,卻也不可小視。”
李承乾道:“父皇,兒臣還想到了一節。”
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