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1/4 頁)
打定了主意,杜睿便讓馮照將他封邑之內的地勢,村貌都一一繪製成圖,馮照如今已經被杜睿培養成了一個合格的偵察兵,這點小事還難不倒他。
痛痛快快的享受了一把巡視領地的感覺,杜睿帶著兩腳泥回到了大觀園,剛一進後宅,便是迎面撞上的黛玉都險些認不出他來。
“少爺!你~~~~~你為何裝扮成了這副模樣,要是讓老婦人見了,定要責罰奴婢的!”
杜睿笑道:“我自己這副樣子,姨娘為何要責罰於你!”
黛玉忙道:“少爺快去換了衣衫,奴婢去給少爺打水洗澡,老夫人將少爺的飲食起居都交給了奴婢,要是少爺這幅模樣出現在老夫人面前,老夫人豈不是要責怪奴婢照料不周!”
杜睿笑道:“黛玉!你且看看,我現在像個什麼?”
黛玉一愣,當真仔細打量了杜睿一番之後,道:“左看右看,也就是像個農夫!”
杜睿一笑,道:“沒錯!少爺我如今就是想要做個農夫,既然聖上不肯留我在朝堂,為國效力,那我也就只好在杜陵做個農夫,為國為民多打些糧食了!”
杜睿說完,大笑著走了,將目瞪口呆的黛玉留在原地看著杜睿遠去的背影,喃喃自語道:“若是當真能一輩子在杜陵就好了!”
正文 第七十四章 自賣自身(第二更)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杜睿將手中這份抄錄來的魏徵上給太宗的《諫陛下十思疏》放到一邊,起身走到書房的窗前,沉吟了一陣之後,突然一陣笑。
雖然離開長安已經六月有餘了,但長安那邊,李承乾還是會不時的將一些要事編纂成邸報,發到杜陵,讓杜睿不至於對當前的朝局兩眼一抹黑。
對於魏徵這篇在後世享有盛名的奏疏,杜睿並不陌生,前世也曾時常拜讀,魏徵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上這道奏疏,直言太宗之過,也是因為貞觀十一年以來,隨著杜睿倡導的變法,在馬周,褚遂良等人的推行之下,大唐的經濟得到了穩步發展,百姓的生活也漸漸富裕起來,加上對外戰爭連年勝利,邊防鞏固,太宗逐漸驕奢忘本,開春以來,大修廟宇宮殿,四處遊玩,勞民傷財。
就在魏徵呈上此文之前,太宗先下令修飛仙宮,後來又詔令修建老君廟、宣尼廟。二月巡遊洛陽宮,六月巡遊明德宮,獵於洛陽苑,此後又巡遊懷州,狩於濟源,為此民怨悠悠。
在這篇文章中,魏徵緊扣“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思想,為這個在此時歷史條件下安邦治國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闢的論述,杜睿看了也是連連稱道,其主題在於提醒太宗要想使國家長治久安,君王必須努力去積聚德義。具體提出了戒奢侈、恤百姓、戒焦躁、不自滿、不放縱、不懈怠、納忠言、遠小人、克喜怒、明賞罰十個建議。
李承乾在這篇邸報上說,太宗看過魏徵的奏疏之後,非常重視,說它“言窮切至”,以至於使太宗“披覽亡倦,每達宵分”。
至於太宗是否像李承乾所說的那樣“幡然醒悟”,杜睿就不得而知了,不過能聽得進去意見,這本身就已經難能可貴,這天下萬民也不至於要求太宗當真像個人民公僕那樣,廢寢忘食的勞心勞力。
杜睿正想著,傳來了一陣叩門聲,接著就聽到寶釵道:“少爺!馮教師和杜二郎都準備好了,正在前廳等候,少爺可是要現在出門!”
杜睿道:“好!這便去!”
說著拿起掛在牆上的斗笠,戴在頭上,便出了門,在前廳尋到了馮照和杜平生兩個,騎上馬,便朝著離杜家堡最近的曲江村趕去。
杜平生一路上,話也不停,憤憤不平道:“少爺!待會兒到了曲江村,看那老兒還有何話說!別的村子都對少爺言聽計從,偏偏他曲江村一個小小的里正說三道四,百般推脫,就好像少爺要害了他們一樣,這次非要那老兒下跪認錯不可!”
()免費TXT小說下載
杜睿一笑,道:“偏你話多,人家千百年來的耕種習慣,其實我一句話就能改的了的,你的話也不要說得這麼圓滿,曲江村與旁的村落土質不同,和你說這些,你也不懂!”
杜平生嘿嘿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