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2/4 頁)
身利益的事情,都不會將一顆心放的端正,但房玄齡卻不同,這位在後世享譽頗著的千古明相,有的只是一顆公心。李承乾相信,只要將這件事讓房玄齡知道,房玄齡絕對會阻止太宗。
太宗原本就準備差人去請房玄齡來商議,此時聽聞房玄齡居然不請自到,忙叫王德請了進來。
房玄齡見禮畢,也不等太宗問起,便朗聲道:“聖上!臣此來乃是為了弔孝!”
太宗聞言,鼻子差點兒被氣歪了,國事,家事本來已經讓他心煩意亂了,房玄齡居然還來唸喪,當即就怒了,大聲道:“房玄齡!你打得什麼主意,你可知道,當面謗君是什麼罪名!?”
房玄齡也不懼,此刻的他儼然被魏徵附體了一般,道:“臣乃是為了大唐江山弔唁!並非有意謗君!”
太宗強忍著怒氣,道:“房玄齡!你今日要是不將話講明瞭,莫要怪朕心狠!”
房玄齡道:“聖上要分封,眼看著大唐的天下國將不國,社稷江山傾頹在即,臣來弔唁,何罪之有!?”
太宗聞言,一陣詫異,道:“誰說朕要搞分封之制?當真無稽之談。”
房玄齡面不改色,道:“聖上可是有意讓吳王領軍出征吐谷渾!?”
太宗一愣,點點頭道:“朕卻有此意,你是如何知道的!?”
房玄齡當然不會說是太子李承乾遣人通知的他,便道:“太子殿下奏請引軍西征,聖上留中不發,不是有意吳王,還能是什麼原因!?”
()免費電子書下載
太宗道:“即便是讓吳王出征,可是又怎麼牽扯到了分封制上了?”
房玄齡道:“聖上欲遣吳王為帥,遠征吐谷渾,若是勝了,聖上打算如何封賞?若是將吐谷渾舊地封於吳王,他日再有宗室立得大功,聖上難道還要照此成例?他日吳王若是坐大,引軍東向,與太子殿下爭儲位,這大唐的江山便是不想亂,也不可得了!”
太宗聞言,不禁一陣心驚,李恪若是得了吐谷渾的舊地,能不能安分守己,這一點他也擔心,但是更讓他擔心的是,房玄齡對分封制的憂慮,正如房玄齡所想,一旦此事有了開端,日後再發生這種事怎麼辦?難道要讓分封制當真坐實嗎?
房玄齡見太宗陷入沉思,忙接著道:“聖上!萬萬不可讓吳王掌兵權啊!萬萬不可讓吳王掌兵權啊!”
太宗聞言大怒道:“房玄齡!你好大的膽子!你居然敢離間天家親情,該當何罪!?”
房玄齡凜然不懼,大聲道:“臣為社稷著想,為天下請命,無所畏懼,聖上!若是以吳王統軍,一旦讓吳王在軍隊之中造成影響,只會助長吳王的妄念,也會讓滿朝文武無所適從,到時候,只恐有不忍言之時,聖上為吳王著想,想要給殿下一個好的安排,但是聖上為太子殿下著想過嗎?一旦當真發生了臣擔心的事情,那受損的可是大唐的江山社稷!聖上難道還想著讓玄武門之事再發生一次嗎?李唐皇室的血流的已經夠多了,如今聖上所為乃是助長吳王的妄念,也會給聖上的後輩兒孫立下一個不好的榜樣,到時候為了一張皇位,手足相殘,兄弟成仇,臣以為切不可取。”
玄武門!
房玄齡的話讓太宗的心中猛地一振,玄武門,弒兄殺弟逼父,這些事情已經成了太宗心中一生的汙點,此前李承乾遇刺事情發生了以後,他讓眾多成年皇子之國,就是為了避免再發生玄武門那樣兄弟相殘的慘劇。
而且萬一當真像房玄齡說的那般,以後他的兒孫,每一朝都會因為一張皇位,引發動亂,那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想到此處,太宗也沉默了,階下的房玄齡說完那番話,也是冷汗淋漓,那些話也就只有他敢說,玄武門是太宗的忌諱,如今房玄齡當面直斥,也是冒著極大的風險。
太宗默默的起身,也不說話,走到了房玄齡的面前,將這位老臣扶了起來,道:“玄齡啊!這些話也就只有你敢對朕說了,是啊!朕也當真是糊塗了,真沒就沒想到這一層,只想著給他們兄弟都安排一個好去處,讓他們相安無事,不要再發生兄弟蕭牆的事情,可是卻忘了,那張位子是天下最誘人的,沒有能能當著免俗,真就算是將整個西域都封給李恪,到時候,他也不會滿足的,不會的!”
房玄齡見太宗居然和他推心置腹,心中不禁一陣感動,道:“聖上!方才臣違禮了!只是聖上,此時斷不可行,其實聖上也不用擔心,太子殿下寬孝仁厚,定然不會作出手足相殘的事情來,只要聖上安排得當,吳王殿下他們將來都能一生安樂的!”
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