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第3/4 頁)
又遇上剛來的同僚,好奇的追問,再仔細注意一下,似乎醫學院的官員們,都是這個德性。衛螭理直氣壯,極其自然的道:“沒啥,這不是帶學生們出去野外觀察藥材,做些研究嘛,為了工作,為了學業,這點兒變化無妨,無妨,一切都是為了工作不是?” 來人豎起大拇指,誇道:“衛大人高風亮節,勤奮刻苦,捨己為公,當我輩之楷模。” 衛螭臉不紅,心跳不加速的笑呵呵應著:“應該地,應該的,誰叫咱都是朝廷命官呢,不努力無法報效朝廷,無法向陛下盡忠,對吧?這位大人應該也是和在下一般想法,都是分內之事,就不用再誇,否則,在下就無地自容了。” 面不改色的忽悠,面不改色的吹法螺,吹了一陣,李二陛下終於來了,早晨正式開始,例行問話後,李二陛下道:“昨日,御史臺給朕呈上一份疏奏,是關於兵部盤查地結果,君集,汝來看看。” 說著,小黃公公接過李二陛下手上的疏奏,轉遞給侯君集。侯君集此刻倒也有幾分大將風度,臉色不變,只是恭敬的接過,悶著頭看了起來,只是,疏奏上寫的內容,卻讓他臉色越來越白,神情一派頹敗,恭敬呈上疏奏,跪下:“陛下,臣知罪。” 李二陛下哼了一聲,瞪著侯君集,道:“我大唐以武立國,殿內的眾卿們,有許多都是隨著朕從少年時就征戰天下,一路血與火過來的,苦的時候都捱過來,為何如今天下太平了,還要做出這等事情來?魏徵對朕說,居安思危,朕還不信,如今,算是給朕敲了一個響鐘,君集,你跟隨朕身邊時日已不短,屢立大功,朕也對你一族屢次封賞,朕何曾薄待於你,朕如此待汝,汝卻以此報朕,何也?” 侯君集重重在地上磕頭,哭道:“陛下,是臣對不起陛下,是臣辜負了陛下地厚望。只是,高昌國一戰,破城之後,繳獲許多財寶,臣領軍在外,穩定軍心當為首要。繳獲地財物,諸軍士都看入眼中,軍心浮動,臣為了穩定軍心。才不得已臨陣分寶,請陛下明鑑。” “真是這樣?” “陛下,實情確實如此。” 李二陛下臉上看不出他心中的想法,侯君集狠狠咬牙,一口咬定。李二陛下微微一嘆,道:“君集,朕也是帶過兵地人,軍心浮動確是大忌。軍中還一大忌,君集可知是何?” 侯君集不敢抬頭看李二陛下。低著頭,重重磕了一個頭,道:“請陛下教誨。” 李二陛下沒有說話,而是盯著侯君集看了一會兒,突然把手中的疏奏一下扔到侯君集跟前兒,沉聲道:“念出來!” 侯君集臉色一變。拾起疏奏,小聲唸了起來,聲音太小,除了挨近他的那幾個人,誰也沒聽見念得是啥。李二陛下道:“聲音大些,此等細微軟綿之聲,怎像一領兵的將領所發!“ “是。陛下。” 侯君集地聲音終於大了起來,不過,唸的全是文言文,以衛螭現在的水平。能聽懂個大概意思,只要不讓他逐句逐句翻譯,他就沒問題。大致聽完疏奏,說的就是侯君集出征高昌國地時候,打完戰進入高昌時,沒有奏請朝廷就私自委任官員,私自掠奪了大量的珍寶、婦女。為了堵住手下將士的口。縱容手下偷盜、掠奪。如今被有司檢舉出來,又恰逢廉政風暴。只能說丫倒黴到家了。領兵打了那麼多戰,怎麼就這一次做的出格了呢? 衛螭這邊在暗地感慨,眾臣卻已聽得倒吸一口氣,議論紛紛。李二陛下板著臉看著侯君集,待眾人安靜下來後,李二陛下才道:“朕也是帶兵過來的人,朕知道,為了軍心穩定,為了獎勵有戰功之人,鼓勵士氣,有臨陣獎勵的的規矩,但是,私掠財物、婦女,縱容手下將士搶掠,卻是與軍法不容!” 說至後面,李二陛下近乎聲色俱厲,表情沉痛的看著侯君集,侯君集只知白著一張臉,不停地磕頭謝罪。李二陛下長嘆一聲,道:“君集,汝可知,此次盤查名單上有汝的名字,朕地心,疼啊!” 侯君集大哭:“陛下,臣錯了,臣不該一時義憤,做下錯事,請陛下賜罪,臣絕不敢有任何怨言。” “好,這才是朕的忠臣 李二陛下只是搖頭嘆息,就那麼讓侯君集跪著,繼續說下面的事情,待得朝會結束,小黃公公走了過來,道:“侯君集、衛螭留下,其餘卿家先退朝。” 衛螭一愣,他啥都沒幹,啥都沒參與,為啥還要把他留下?!話說,侯君集犯錯和他沒任何關係來著。衛螭在這邊納悶,那邊侯君集因為跪久了,根本無法站立,小黃公公叫了兩個侍衛來扶著他朝立政殿走,衛螭默默跟在後面,有心找小黃公公打聽也沒有機會,只能悶著頭跟著進去。 待得到了立政殿,只見李二陛下揹著雙手,仰頭望著外面,一副沉思狀,待得衛螭和侯君集進去,李二陛下才轉了過來,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