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且無怨無悔。無論分開多久,心裡都只裝著對方一個人,對別的優秀的異性目不斜視,滿腔愛意都只給了彼此。重聚的時候,兩人纏綿繾綣,相擁而泣。就這樣,互相寵愛著一直到老。暮年黃昏之時,兩人依舊愛意綿綿,回顧過去,從未對彼此的感情產生過質疑,也從未有過冷漠。
這樣的愛情,大概是所有人心中的理想模型。可這樣完美的愛情出現在哪裡?在偶像劇、愛情小說、情歌中隨處可見,可就是鮮有出現在生活裡。
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曾經追求過理想中的完美愛情,可到頭來卻落得個孤獨寂寞的下場。他對自己的表姐,也就是著名的茜茜公主一往情深。當表姐嫁給奧地利王子的時候,他便斷絕了跟外界的聯絡。路德維希二世絕不是個好的統治者,但卻是個出色的藝術家。他把童話搬進了自己的城堡,成就了舉世聞名的新天鵝城堡,並在裡邊度過漫漫幾十年的生命。那個時候,路德維希二世才22歲,他在與未婚妻結婚的前一天宣佈取消婚約。在他的心裡,依舊難以割捨對錶姐的那份炙熱情感,只好躲起來緬懷遠逝的愛情,直到他的生命被政治陰謀所吞噬。
我們之所以對理想中愛情有著如此執著的掛念,就是因為這種愛情模型在我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換句話說,對愛的初次印象決定了對未來愛情的追求,儘管有些印象不完全正確。
對愛的印象有的絕大部分來源於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不計回報的付出可能會讓孩子產生這樣的觀念:情侶對我好,是理所當然的,而且不應該有所求。這個世界上只有父母才能做到無條件付出,並且始終如一面對你合理、不合理的一切。當然,父母微笑地做著,可年幼的孩子往往會不知道這些。當父母的寵愛變成孩子的一種習慣時,孩子便會自然而然覺得身邊的人,特別是愛人應該延續這種習慣,最好做得比父母還好。這種長期存在的概念,會導致孩子在建立未來愛情模型有所偏差。偏差會在現實的愛情中變成安全隱患,威脅著孩子與情侶的關係。
很多人在戀愛關係中都抱有這樣的心態:我從小到大就沒有受過委屈,你也不能讓我受委屈。這部分人不自覺地將父母對他的包容和寵愛強加在了戀人的身上,認為在父母那裡受到怎樣的對待就應該從戀人那裡獲得怎樣的對待。
其實,父母與孩子、戀人與戀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關係,儘管他們都是由愛聯絡在一起的。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並不平等,是一種純自然的關係。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是自然而生,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是出自本能,這種由自然界決定的親緣之愛是無論何時都不會褪色的。你腰纏萬貫也好,一貧如洗也罷,在父母面前永遠都脫離不了“孩子”這個身份。“孩子”的身份能讓你在任何年齡階段,任何環境下都可以享受父母不計回報的愛。而對於父母來說,孩子是他們生命的延續,是在未來代替他們存活於世的細胞,是這世界上無可替代的“複製品”。所以,父母愛孩子,就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哪有人向自己的生命索取回報的?
愛的輪廓(2)
正是這樣的緣由,父母的愛成為孩子對愛的初次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並逐漸形成愛情的輪廓。而一旦這種輪廓變得清晰,長大成人的孩子不明就裡的就會在戀愛甚至是婚姻中出現問題。
在亞婚姻狀態裡,不少人把對愛的初次印象變成了衡量愛情的標杆,致使他們選擇了不同於傳統婚姻的愛情關係。
就像某些同居而不結婚的年輕人,他們有些人可能在觀念裡保留了錯誤的愛情訊息,將伴侶關係同父母孩子之間的關係混為一談,導致對方遲遲不願意也不敢步入婚姻殿堂。當然,這種情況並不具有普遍性,但卻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愛的初次印象可能對人的愛情觀造成的不良影響。最明顯的,就是當某一方用在血緣關係中形成的價值觀去要求平等關係中的戀人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
其實,父母的任何舉動和思想引導都可能影響孩子對愛的理解。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人之常情。就像一位熱愛音樂的母親,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接受音樂的薰陶,長大之後能夠延續她的音樂夢想。一個企業家父親,他會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去頂級大學就讀管理,畢業之後能接手他的企業。不得不承認,父母對子女抱有期望並不是錯,可當子女的想法跟父母的期望相悖時,矛盾就產生了。在矛盾產生的過程中,父母傳遞給了孩子一個關於愛的致命錯誤,那就是佔有和強制。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是生活在父母期望和自身願望的矛盾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