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2 頁)
外雙向短程通訊的道路交通情報通訊系統(VICS),1996年在東京和3個縣開始服務。同時,日本十分重視自動電子收費系統(ETC)的開發,90年代初期,許多大公司就開始進行研究,1995年建設省正式立項,95—96年度撥款70億日元對ETC進行開發,並制定了ETC統一標準,在這一標準下根據各大公司的研究成果和特長組織各大公司、研究所開展研究工作,並且計劃在近期開始試用。
由於歐洲的國家大部分很小,因此歐洲的ITS主要是從洲際的角度進行的。在80年代中期,就由歐洲十多個國家投資50多億美元,聯合執行一項旨在完善道路設施、提高服務水平的計劃,其含義是歐洲用於車輛安全的專用道路基礎設施,其主要的研究內容有:需求管理、交通和旅行資訊系統、城市綜合交通管理、城市間綜合交通管理、輔助駕駛、貨運和車隊管理、公共交通、貨運和車隊管理、公共交通管理,該計劃到1994年已完成。從研究的結果看,其研究領域和系統功能與美、日大致相同。目前正在進行全面應用開發工作。歐洲計劃在全歐範圍內建立專門的交通(以道路交通為主)無線資料通訊聯網,ITS的主要功能如交通管理、導駛和電子收費等都和全歐無線資料通訊聯網來實現。
我國的智慧交通建設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 ,雖然只是處於起步階段,但我們的起點高,發展快。北京的智慧交通建設從1998年開始,當年,北京市交通系統上馬了交通指揮中心、長安街交通訊號智慧系統、交警GPS系統、環路電視監控系統和駕駛員資訊綜合管理系統五大科技工程。以後兩年對之進行了擴充套件和完善。作為第一批研究和實施智慧交通的示範城市,北京市繼而在2002年啟動了城市智慧交通系統示範工程。2007年4月底,北京新的交通指揮中心啟用。新的系統可將民航、鐵路、公路運輸、氣象等資訊實時納入,組成本市大交通“立體圖”。指揮中心由指揮排程大廳、“122”接警服務大廳、新聞媒體間等組成,具備交通監測、交通控制、勤務指揮、資訊服務等多項功能。在指揮排程大廳裡,由98個80英寸顯示屏組成的大螢幕可對全市快速路和主幹道系統全天候監控,這套路面監控系統影片影象實時傳遞,對路面異常情況、交通事件實現自動報警。像北京市新的交通指揮中心這樣的高科技數字化技術的監控系統,不過只是北京這些年智慧交通發展的一部分而已。北京在交通發展戰略目標明確提出初步實現智慧化交通系統管理,提高交通執行效率與安全水平的任務。具體包括:實現交通體系的全面整合和資訊共享,科學配置交通工程設施;以全方位的資訊化、智慧化為依託,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慧化道路交通管理系統和交通出行資訊服務系統;初步建成先進的智慧化公共客運排程與乘客資訊服務系統;交通擁堵點(段)治理取得成效,幹線路網高峰時段平均車速逐步提升,2010年之前達到20公里/小時以上。
在北京奧運會的交通保障工作中,大力引進先進科學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透過安裝在道路上的142臺交通事件檢測器等組成的交通事件檢測系統,可在第一時間發現交通事故、路面積水等9種意外事件,自動報警並對意外過程全程錄影,並在指揮中心實時顯現,大大提高了對交通意外事件的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自動識別“單雙號”的交通檢測系統,能夠對每天上路的數百萬車輛進行自動檢測,抓拍多種違法車輛,為保證道路暢通,創造良好的大氣環境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援。根據北京路網結構和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混合的交通特點,建成了智慧控制的區域訊號系統,對路###通訊號進行實施最佳化,可以實現單點的感應最佳化控制、幹線綠波協調控制和區域最佳化協調控制,使路網綜合通行能力提高了15%。分佈在全市主幹路、環路的228塊大型路側可變情報資訊板,以紅、黃、綠三種顏色分別表示擁堵、緩行和暢通,每兩分鐘一次將本區域個性化的實時路況資訊提供給道路交通參與者,實現了對奧運車輛和社會車輛的全程連續誘導。這些高科技手段的運用,充分體現了“科技奧運”理念。(全書完)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