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第2/4 頁)
當不過。
輕步兵散陣位於整個戰陣的最前方,在戰役中,輕步兵的應用就應該像章魚的觸角“遇強則弱,遇弱則強”。遇到強大的敵人衝鋒,立刻向後掩入重步兵防護下,利用手中的長戰矛攻擊敵人;如果敵人部隊一衝即破或者行將崩潰,則立刻入潮水般湧出,像附骨之蛆形影相隨,衝上去圍殲所有敵人。
成規模的弓手一定是蛇陣,即使是有上萬軍人組成的弓陣也一定是蛇陣,任何戰爭指揮官對於弓手陣的安排,必須遵循“不思進取,只求後退”的原則。一個厚度達到20層的弓手陣絕對意味著指揮官的低能――每個弓手活動空間前後必須保留3米,20層,意味著最後一排的弓箭手距離第一排弓箭手有60米以上,角弓、長弓的有效射程才多少?60米,為了保證最後幾排弓手的有效射程,需要把整個戰陣向敵人推進多少?20層的弓手陣意味著第5排以後所有弓手都沒有任何角度平射出弓箭。一旦對手發動攻擊,200~300米的距離對於騎士部隊尤其是兩翼的輕騎士部隊,只是7~10息的時間,7~10息後,所有的弓手都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重步兵方陣是整個戰陣的基礎,穩健的指揮官都會把這個方陣放在一個置死地而後生的地方――重步兵方陣在戰役中,只有進沒有退。在戰爭中,一旦重步兵方陣向後移動,那麼只意味著所有方陣的崩潰。
重騎兵方陣一般位於輕騎兵方陣的後面,輕易是不出動的――事實上對於任何國家任何軍隊而言,重騎兵都是最昂貴的兵種,如果運用不好一旦戰敗,再次重建是要下血本的。因此,重騎兵只有在輕騎兵扯動敵人出現整體上破綻後,給予致命一擊。
面對歧阜城的方陣,不論怎樣優秀的名將也不論是哪支精銳部隊,想真正意義上的擊潰對方,至少也需要付出大約相同的代價。
黑龍騎士團最前面的三位帝國訓總大隊的軍官苦笑著互相看了看――眼前這個陣型是過去兩個月中他們手把手教會的教兵,沒有想到,立刻就狠狠地還了回來。
池傲天直屬騎士遊擊和直屬精靈弓箭手遊擊同時向池傲天揮動旗幟,報告敵人總戰力。
最為神聖教廷第一道防線,也是南部邊疆在最短時間內湊起的最大一支軍隊此時盡遣精銳部隊出城。
3000輕騎士,6000輕步兵,2500角弓手,2000重步兵,1500重騎士,1000位神職人員。這是蘇哈托能夠拿出的最豪華陣容。他雖然不是天生的用兵專家,卻是一個不糊塗的善學好問的弟子,當然知道“集中優勢兵力一舉擊潰”這句不二名言。
岐阜城外,率軍6000的池傲天面對16000以逸待勞的精銳敵軍,註定要打一場不平衡的戰爭。
第二十七章 功敗垂成
關於兵種相剋,一直以來是各級騎士學校學員以及低階軍官最喜歡討論或者爭論的問題。
當然,大部分人都隱約認同以下迴圈:騎士部隊可以高速移動並且能夠迅速再次集結形成打擊力,因此天生剋制無遠端攻擊手段的步兵;而步兵的制式方盾和長盾天生剋制弓箭手,一旦步兵方陣侵入弓手方陣,弓箭手必然全面傾消;弓箭手剋制騎士,騎士部隊在高速移動中很難有效的使用圓盾,而且,箭羽一旦命中移動中的騎士必然造成更大的打擊,甚至,命中坐騎也會給騎士造成致命的傷害。即使是最昂貴的重騎士,在150米的距離上也經受不住長弓手的直射。
這裡忽略了魔法師部隊――由於數量稀少,在大部分國家中,軍隊中的魔法師只應用於奇襲等小規模戰爭。
有意思的是,各國家軍隊高階將領反而極少談論兵種相剋等問題。當被下屬問到此類問題時,多數簡單的說一句:因地因時而不同。
就如祖上池傲天閣下在岐阜城外一戰,6000騎士面對16000綜合兵種背城而戰的主軍,其中甚至還有1000多位轉職後的神職人員,如果把這個課題放在任何一個騎士學校的課堂中,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個:騎士部隊必然被擊潰。
而結果呢?
《池一子兵法全論》
第二十七章功敗垂成
蘇哈托並不著急進攻。
神聖教廷極少參與正面戰爭,但這並不意味這教廷不培養戰爭人才。作為南疆主帥之一的蘇哈托就是歷次兵演中脫穎而出的青年俊彥之一。雖然為人有些狂妄,但教廷給其的評價還是極高:“用兵嚴謹,如履薄冰,很少因自身錯誤遭受打擊。攻勢厚重,守勢方正。”這樣的評價在教廷兩大領土40多位高階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