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委書記調任省政府秘書長的張若愚,很快被提拔到副省長、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的位置上。每次面臨升遷之際,他一定要回家鄉……每當遇到重大挫折和煩惱時,他同樣要回到家鄉。每次回去,張若愚都不驚動地方領導,更不和任何人打招呼。從省城悄然返回翠湖市後,便徑直登上步雲山主峰雲頂,獨自一人前往坐落在雲頂上的啟運殿。似乎,家鄉是他的保護神,有一種神奇的功力,能夠給他超乎尋常的力量。在他的心裡,故鄉是神聖的,是至高無上的,是他身處逆境時消除煩惱、醫治傷痛的靈丹妙藥,在他需要鼎力相助時可以給予他護佑支撐。
當然,這是張若愚密不示人的秘密,知情者寥寥無幾。作為秘書,李清泉慢慢察覺到了。但是,他不敢,也不能探究其中的奧秘。有時候他也品味琢磨,凡不同凡響、非同尋常的人物,或性格,或嗜好,也許都有著別於普通人的奇特之處。
就在昨天,李清泉的“哥們”,省委書記王*的秘書鍾大木喜形於色地向李清泉透露了一個“天大的秘密”:省長高東澤即將調任國家一個部任部長,省長一職將由張若愚接任。近期,中央考察組將前來北方省,對張若愚進行考核。
由常務副省長升任省長,終於將實現主政一方的夙願。五十五歲的張若愚,人生又到了一個十分緊要的關頭……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章 不尋常的故鄉情結(3)
李清泉終於明白了張若愚深夜急切趕回家鄉的原因。李清泉心裡也很興奮,張若愚的仕途又一次面臨大機遇。張若愚從翠湖來到省城,擔任省政府秘書長不久,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李清泉。剛從北京大學讀完博士的李清泉,在團省委辦公室任副主任,他的家鄉在翠湖市農村,,。那一次,張若愚主持一個調研課題,是時任省長的王*交辦的。主政一方,肩上的擔子重如泰山,社情民意、民心民氣怎能不了然在胸。課題的題目是“關於全省社情民意的調查研究”。調研組從省直相關部門抽調了十一位筆桿子,李清泉是其中成員之一。在情況匯總時,有的調查組成員因為調查工作不夠深入細緻,所談的情況不深不透。有的調查組成員心有餘悸,不敢道實情,說真話,輕描淡寫,王顧左右而言他。剛剛走馬上任的省政府秘書長張若愚對這次調研課題非常重視,因為這是省長王*交給他的第一個任務。自然,他對調查組匯總的情況很不滿意。張若愚見坐在會議室角落裡的李清泉一言不發,感覺到這個小夥子似乎有與眾不同的見解。會議即將結束時,張若愚點名,要李清泉談談。有點兒靦腆的李清泉遲疑了一會兒,站起身來說:“我年紀輕,閱歷有限,談的意見可能不成熟。”“大膽些,實話實說。”張若愚鼓勵道。受到鼓勵的李清泉沒有了心理負擔,說道:“我的理解,省政府確定的這個課題十分重要。做為決策者,只有對社會層面的真實現狀有真切的瞭解,對黎民蒼生所盼所求所需瞭如指掌,才能夠贏得老百姓的擁戴。”李清泉把自己在調查中瞭解到的情況梳理成九個專題,既觀點鮮明,又有理有據。聽完了他的發言後,張若愚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提議,調查報告由李清泉執筆。幾天後,李清泉把調查報告交到了張若愚的手上。張若愚略做修改後,呈送王*省長閱示。王*省長對調查報告評價很高,批示省政府組成人員認真閱讀,結合具體工作制定政策措施。
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張若愚親自打電話給李清泉,約他到省政府來坐坐。見面後,張若愚親熱地稱李清泉“小老鄉”,說那天調查組情況匯總會上,你一開口,我就聽出你是翠湖市步雲山山裡口音。家長裡短地談了一會兒後,張若愚說,我身邊缺個秘書,調你來擔任我的秘書吧。秘書職業歷來是具有極強誘惑力的,李清泉就這樣成了張若愚的秘書……
奧迪A6轎車行駛了五個半小時後,進入翠湖市區內。李清泉要司機穿城而過,直奔市郊三十六里外的步雲山。之所以在未得到張若愚的命令,敢於擅自作主決定目的地,是基於李清泉對張若愚的瞭解。他相信此次張若愚匆匆返回家鄉,一定要去登步雲山主峰雲頂啟運殿,那裡是張若愚心中的聖地。 。。
第一章 不尋常的故鄉情結(4)
果然,張若愚對李清泉極少有的“超常”行為未加阻攔。
在張若愚身邊工作這些年,李清泉經歷了由初時手足無措的敬畏,到五體投地崇拜的過程。張若愚對李清泉,也由欣賞愛憐,到視其為己出。他們二人的關係,也慢慢發生了質的改變,由領導和秘書的關係,漸漸演變為父子親情關係。特別是在愛女張蒂囡與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