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大笑不止。傳燈人隨即回來把花燈取下。
王文慶指著一個花燈對秦慕楚說道:“秦兄,這個燈謎就交給你了。”秦慕楚認真看過去,只見上面見到“梁鴻與孟光,不著綺羅裳(打一《三國》人名)”。他皺著眉頭在想,而王文慶笑容可掬地望著他。想來王文慶早已知道謎底了,他是在考秦慕楚呢。秦慕楚隨即便招來傳燈人,向他耳語了一陣。傳燈人去後很快就回來,把這個花燈取了下來。宋平見狀,說道:“秦兄才思果然敏捷啊,我是剛剛在文慶暗示下才猜到的而已。”其實這是宋平的謙詞,試想一下,他能名列於江南四大才子之中,可不是浪得虛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也不是吹捧出來的,他們都是靠著自身的才華而躋身其中的。
旁邊有一群人圍著一個花燈在竊笑不已,有一個聲音傳了出來:“沒想到這猜謎的地方,也有如此香豔的詩呢。”眾人均笑了起來。秦慕楚三人走了過去,只見一個大花燈上有一燈謎——“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雪玉膚,走入帳中尋不見,任他風水滿江湖。(打四個唐代詩人名)”。這時,又有人笑道:“我看這個燈謎哪,不是猜四個唐代詩人名,而是猜四個青樓女子的名字吧。”又惹得眾人一陣大笑。
宋平拍了一下秦慕楚,說道:“秦兄,這個燈謎如何?是否早已成竹在胸了呢?”秦慕楚讀了這個燈謎,也覺得它是一首閨中豔詩,要猜其所對應的唐代詩人,實在有些難度。不過,他在綠柳莊博覽群書,加上本身才思敏捷,這樣的射覆遊戲還難不倒他。秦慕楚笑了笑,說道:“想來宋兄也是智珠在握了吧。”王文慶對二人說道:“我看兩位兄臺就不要這樣謙虛了吧,不如各找一個傳燈人去揭揭謎底,如何?”正說著,只見有個傳燈人走上前去,把那個花燈取了下來。王文慶見狀,說道:“你們看,有人捷足先登了呢。”宋平笑著說道:“沒想到還有跟我們搶生意的呢,哈哈。”
秦慕楚從小流浪各處,形單隻影,嚐盡世間世態炎涼,從不知快樂為何物。之後他被何風陽領回綠柳莊,他也是大部分時間花在讀書練功上,所以,他總是孤單一人過著,沒有兄弟,沒有夥伴,沒有朋友,感受不到那種令人心熱的快樂。而後來他踏入江湖,沒過幾天便成了江湖上人人唾罵的淫賊,更是孑然一人東逃西藏的。現在與王宋二人在一起,他感到非常輕鬆,內心充滿了歡愉。
王文慶還把取那個燈謎的傳燈人拉了過來,問他是誰揭的謎底。宋平則把自己的答案告訴他,詢問是否正確。只見傳燈人不住向他點頭。
王文慶回過頭來,說道:“射覆的叫田函澤,洛陽才子。”宋平則興奮地走過來,對秦慕楚說道:“秦兄,我剛問過那個傳燈人,我猜的謎底可是正確的,不知秦兄的答案是……?”秦慕楚心中並不關心到底是誰揭的謎,他不會像王文慶宋平一樣注重才學。所以王文慶告訴他是誰射虎時,他只是點點頭表示已經知道了。然後他微微一笑,說道:“好,那秦某就獻醜了。‘佳人佯醉索人扶’指的是賈島;‘露出胸前雪玉膚’指的是李白;‘走入帳中尋不見’指的是羅隱;‘任他風水滿江湖’則是潘閬。宋兄,不知正確與否?”他還沒說完,王文慶拍起手掌來,敢情他也認同這個答案呢。宋平哈哈大笑,連連點頭稱是。
其實,這個燈謎乃是宋朝的一無名氏所作,因為在宋代時,“謎格”尚未出現,故此謎雖借用“諧聲”入謎,但是沒有標“諧聲格”。謎底中賈島應理解成“假倒”以應和謎面的佯醉;李白則看成“裡白”——與胸前雪玉肌膚相扣合;羅隱則解釋為“隱入了羅帳”;潘閬則讀作“拚浪”——在浪中拚搏之意。
……寫有燈謎的花燈在人群頭上搖曳,花燈上寫的燈謎如“田單火攻(打一字)”、“畫水(打一句《左傳》文”、 “扇枕溫席(打一花卉名)”、“萬里橋西一草堂(打一鳥名)”……紛紛有射謎者射中,人群中不時爆發出喝彩聲。
射覆與對對子是牡丹花會的前奏,乃是其傳統專案。而參與之人也趨之若騖,每一年製作燈謎的人與前來射謎的人,都是不計其數。
官方也大力鼓勵這些活動,對制謎高手及射謎高手,均有一定的獎勵。王文慶告訴秦慕楚,這次的牡丹花會,制謎者與射謎者以及對對子的人均有機會單獨聆聽京城四大名妓之一的牡丹姑娘的笛音。
一個時辰都沒有,還在原處掛著的花燈已經東一個,西一個,稀疏可數了。而這些花燈上的燈謎自然是難度極大,鮮有人能射出。
秦慕楚三人走上前去,主要是一些猜字謎和猜文學章句之謎。字謎古已有之,而以文學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