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應奉局楚州分司幹辦官魯智深領軍一萬進駐鎮江府。揚州分司幹辦官武松也屯兵一萬,固守揚州。
宣和三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當日,隨著一聲炮響,右武大夫、東平濟青濮等處都巡檢使、提舉淮東應奉局事、賜緋銀魚袋、平南諸軍副都統制、平南先鋒使宋江率六萬大軍浩浩蕩蕩離開梁山,水陸並進,向江南進發。
同一日,神行太保戴宗率領一個使團、攜帶齊小遠書信,前往杭州,向方臘進獻禮品。
至此,梁山三路共十萬大軍對兩浙明教形成兩面夾擊之勢。梁山軍迅速渡江,佔據江寧府,魯智深、武松又據有鎮江、揚州,實是方臘的失算。起事之初,呂將就提出“直據金陵,先立根本”的建議,意思是先攻取沒有重兵把守的江寧府,扼守長江防線,然後趁勢佔據東南州、縣,這的確是建立東南根據地的重要一著。方臘卻因齊小遠信中有此提議,加之包道乙等人反對,反而躊躇,致失先機。
呂將接著又出一條奇計:渡江北上,挾持宋江部下李俊,佔領海州,攻取兩淮,這樣勢必逼得宋江真反,然後合兵一處,直取汴京。憑心而論,此計比“直據金陵,先立根本”的計謀更簡單有效。
但明教起事後一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方臘不免又驕狂起來。以為可以先據兩浙,再圖中原,實不必渡江。而且他的部下,多是當地鄉民,也不願離家遠征。因此,方臘對呂將的兩條奇計皆不採納,反而派主力回師南下,大力攻取兩浙州縣;而在獨擋要衝的北面,只派了方七佛這一支偏師。
這樣一來,明教既失去了奪取江寧府以求得更大回旋餘地的良機,又分散了兵力,使義軍在齊小遠出兵後,不知不覺中陷於被動的局面。隨著兩面夾擊之勢的形成,既堵住明教北上之路,又使明教退而“劃江而治”的夢想徹底破滅了。
不過當李俊進駐江寧時,明教高層並不驚謊,他們總認為宋江會趁勢起事,現在佔領金陵,是實踐當初的諾言,不過是為造反做先期準備而己。而且齊小遠出兵不久,戴宗又來進貢,更是令方臘“龍”顏大悅,親率眾臣去城門迎接。
()好看的txt電子書
明教治下的杭州,歌舞昇平,一派歡樂的景象,一點看不出戰爭的痕跡。戴宗坐在城邊門亭裡,與杭州門官閒聊,一邊觀察著城內情形,心道方臘還是很得民心的。
一片金鼓絲竹聲從街頭飄來,越傳越近,門將慌忙起身道:“戴院長,我主親迎……”
戴宗鎮定地站起身,凝望著街頭。只見十幾匹高頭大馬從街角轉出,馬上人各擎著大旗,或執著金鼓、銅鑼、號角,嗚嗚啦啦,敲敲打打;隨後便是一百多人的男優女官,衣著華麗,載歌載舞,迤邐而來。之後便是三匹大馬,兩黑一白,左馬上大漢擎著黃羅傘,右馬上大漢執著金瓜錘,擁著方臘緩緩而行。身後跟著眾多文官員。道路兩邊,行人紛紛跪下。當真是鼓樂喧天,氣勢烜赫。看得戴宗目瞪口呆。
戴宗在京師是見過皇帝出巡的,心裡不禁拿來比較一下,暗暗嘆道:“方教主到底是草頭天子,這儀杖弄的就像個叫花子突然拾到千金,還沒洗去汙垢,便換上豪服錦衣,不倫不類的,怎又比得上大宋天子的豪華威武?就連宋江哥哥的儀仗也比這像樣。”
儀杖行到城門邊停下了,戴宗不卑不亢地從人群中穿過,直趨方臘馬頭前,伏地拜倒,高聲道:“梁山使臣戴宗參見聖公!祝聖公萬歲、萬萬歲!”
方臘這個“聖公”稱號,己得到王慶、田虎承認。他一直擔心宋江不認他這個天子,此刻聽戴宗自稱“使臣,”山呼萬歲,一顆心頓時落入肚子。
“呵呵,戴卿平身,咱們又見面了。”方臘從馬上跳下來,伸手扶起戴宗,“寡人剛得到線報,得知宋大頭領己領軍進入江寧,真是可喜可賀啊!”
戴宗道:“那也是上託聖公洪福。小人奉公明哥哥將令,奉上一批貢品,慶賀聖公登基。”
“都是一家人,宋公明太客氣了。”方臘笑道,“來呀,備馬!寡人要與戴卿並轡而行。”
隨即便有侍從牽過一匹戰馬,戴宗上了馬,自不敢真與方臘並肩,而是拉開了數尺距離。方臘的“皇宮,”仍在睦州青溪縣的幫源峒桐樹塢,在杭州的“行宮”則設在杭州府衙。
到了行宮,自有一套繁瑣的儀式。隨後便是“賜宴。”方臘賜宴,就是在行宮偏殿擺個幾十張矮桌,眾人席地坐在冰涼的石磚上,不過菜餚倒很豐盛。
酒過三巡,方臘道:“戴卿此來,有些什麼貢品?寡人雖偏居江南,也久聞宋公###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