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部分(第3/4 頁)
國以民為本,實際上,論起決策之事,是以官為本。
而這其中的腐朽,卻足以從上到下,顛覆朝堂,也顛覆一座鼎盛王國。
Ps:上一章,我覺得標題應該單獨列出來,這章也是,唔,才不是要逼死強迫症,相信我嘛。
第865章 章八六三 文先生【二】
御書房沉寂了許久。
一位是梁國的九五之尊。
一位是梁國執掌兵權的大將軍。
兩位權勢頂峰的人物,在這裡面對著繁華之下的陰暗之處,相顧無言。
“若是……”
良久,才聽鄧隱說來,但見他眼中猶有餘悸,深吸口氣,道:“若是這些事情,盡數掀開,那麼梁國上下,必然要動盪不堪。倘如這等動盪被他揭開,放在當時兩國交戰之時,幾乎便是大禍了。”
梁帝沉聲道:“正是如此。”
鄧隱說道:“但文先生沒有將這些事情盡數攤開,似乎另有隱情?是否……這其實是文先生的疏忽?被有才之士,看透出來,以作陷害?否則,怎能解釋,文先生會按捺不動?”
“有才之士?能看穿文先生都疏忽的地方,那麼此人豈非比文先生還要厲害?”梁帝微微搖頭,道:“據說,他從一開始,便是要以此相助姜柏鑑,只是後來,蜀國已滅,大勢已去,他約莫是不想要再起動盪,不願梁國出現大禍,不願百姓出現災劫,才沉默了下來,只是尋死……”
說著,梁帝吐出口氣,道:“單憑他按下這些隱患,朕便是饒恕了他,又能如何?更何況,他若是沒有默許葉獨揭開自己的身份,你我又怎能知曉,他就是蜀國的奸細?”
鄧隱默然不語,這位老將心中,當真是充滿了萬分難言的情緒以及疑惑。
若是文先生有心隱瞞,那麼這些事情,極有可能便當真掩埋在塵埃之下了。
從古至今,未曾聽過,在敵國得以擁有這等高位的奸細。
坐到這個位置的奸細,往往就不再是奸細了。
他足以運用自己在梁國的權勢,抹滅掉自身關於蜀國的痕跡,瞞天過海。
到了文先生這等地位,實際上,就算是真能讓蜀國統一天下,他日後在蜀國的地位,也未必就能高過在梁國之時。
甚至,他在梁國的地位重之又重,回到蜀國,反是前途未卜,倍受猜忌。
若是蜀國礙於許多方面,只將他當作梁國的降臣,那麼在後世的史書上,他或許還會落個無能誤國的名聲。
“權勢?錢財?名聲?”
梁帝問道:“朕近幾日來,一直想不通,他圖的是什麼?”
鄧隱聞言,一時無聲。
向文先生這樣的人物,應該足以想到自己未來的下場。
倘如蜀國得勝,統一天下,他要麼被滅口,要麼便是被隱去身份,作個富家翁或是閒雲野鶴。
哪怕是當真受得重用,得獲權柄,但也不可能如同在梁國這般,位高權重。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名、權、財色、他在梁國,盡已獲得,又為何還苦苦守著那殘破的蜀國?”
梁帝低沉道:“出身蜀國的一腔熱血嗎?”
說著,他帶著嘲諷意味地道:“開什麼玩笑?”
鄧隱低著頭,沉默了許久,道:“也未必不是……”
梁帝看了過來,眼神有些複雜。
鄧隱低聲道:“文先生在蜀國的親眷好友,盡都辭世,他在蜀國,實則了無牽掛,而面對在梁國的權勢,哪怕是再堅定的諜子,也難以忠貞不移,絕大多數人,怕是都要改變。”
“然而,常人無法堅定下來,他卻未必是常人。”
只聽鄧隱眉宇微皺,帶著些許複雜的意味,徐徐道來。
“老臣自認為也是看重後世聲名,行軍打仗數十年,此番竭力攻破蜀國,便是有心要名垂青史。”
“但文先生此事,暗中作為,實則無名,與老臣為人處世,著實不同。”
“可老臣並不認為,沒有了聲名,他便不會行事。”
“在這世間,有些人自認為做不到的事情,便覺得放眼世間,絕對無人可以辦到。”
“例如有人能積德行善,但在其他人眼中,自己不能行善積德,那麼,這世間必定是絕無善人……哪怕有行善之舉,也必然是有另類的原因,而絕無純粹善人。”
“可是老臣認為,世間當真是有這樣的人。”
“老臣自認為不能如文先生之輩,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