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權被葛相之子葛盞所持。”
“葛盞得了兵權,又素來忌憚姜柏鑑,視之為大敵,頗多制衡。”
“直到他兵敗死後,蜀國潰敗,姜柏鑑才接下了潰敗的蜀國殘軍。”
“但因此前大敗,國力孱弱,他只得勤勤懇懇,勉強把持當前局勢,未有顯赫功績。”
清原說道:“如今的局勢裡,姜柏鑑乃是蜀國大將軍,執掌大部分兵權,至於另一部分兵權,則在右將軍嚴宇手中。另外小部分兵權,較為散碎,暫無須理會。”
山魈聽聞嚴宇這個名字,發覺先生的語氣,也有少許變化。
清原想了想,又說道:“至於先前所說的胡皓,乃是一個宦官,曾是梁國之人,後被驅逐,淪落蜀國。”
“當年葛盞,姜柏鑑,嚴宇一干人等爭奪兵權時,他趁機把持內政,如今根基遍佈,也算權傾朝野。”
“此人在蜀國中權勢滔天,就連給他府中送菜的酒樓老闆的一個遠親,都能借他的名字胡作非為,可見氣焰之高。”
清原告誡道:“你須切記,他也是蜀國中不可忽略的一位。”
山魈聽先生逐一說來,記了許久,然後應道。
“我記住了。”
……
葛老先生的意思是,入城之後,先尋個地方吃些東西,定下借宿的地方,然後再尋明日去往源鏡城的車馬。
清原自無異議。
一行人來到酒樓處。
酒樓之中雖非座無虛席,但也頗是熱鬧。
而上方有個說書先生,手執摺扇,指指點點,侃侃而談。
清原等人坐在靠窗位置,點了幾盤小菜,一壺茶水,然後細聽之下,卻發覺那說書先生所講的,不是旁人,而是蜀國右將軍嚴宇。
“竟敢言談國之重將?”
清原略感驚異,跟葛老先生對視一眼,俱有疑惑。
嚴宇祖上便是蜀國重臣,因而對姜柏鑑這外來降將,素有不喜,兩人常有不合。
關於這點,便是尋常百姓都知曉的。
在民間流傳的故事及傳言,若不利於國,自是被掐斷在萌芽之中。
至於那些不能傳揚的秘辛,哪怕傳了出來,也會有人及時封口,乃至於滅口。
因此蜀國兩位將軍之間的不合,倒還談不上秘辛。
只不過,膽敢堂而皇之地當說書來講,也未免太過有恃無恐了。
章十九 將帥三人定乾坤
“嚴宇將軍才學奇高,出身不凡,先輩正是為本國血染疆場,忠心耿耿,可惜……”
那說書人扼腕嘆息,道:“終究被姜柏鑑這志大才疏,本領平庸的外來降將,把持了絕大部分兵權。如今嚴宇將軍雖有本領,卻無處可施,一身才學再高,也終作空談。”
他悵然一嘆,說道:“倘如嚴宇將軍能持兵權,不論他南梁白衣軍神,還是元蒙東天武聖,又有何用?”
他適才所說,抑揚頓挫,加上姜柏鑑在位,著實未有功績,登時便有了許多響應之聲。
不乏有人聲稱,聯名上京,請蜀帝罷黜姜柏鑑,立嚴宇為大將軍。
另一邊作了個黑衣青年,腰配長刀,聽得津津有味,時而沉思。
……
“嚴宇此人,乃忠義之後,本人亦有才學。”
葛老先生微微搖頭,說道:“可惜,相較之於姜柏鑑,還是稍差一籌。”
聞言,清原問道:“葛老似乎倒是推崇姜柏鑑?”
“不,葛盞將軍不喜此人,我也一樣不喜。”
葛老先生搖頭說道:“此人過於平庸了。”
清原反倒愕然,道:“平庸?”
葛老稱嚴宇此人身具才+無++ 。。學,然而卻還遜色於姜柏鑑,可如何又對姜柏鑑下了這平庸二字的評價?
“你若能有緣見他,便也明白了。”
葛老看了他一眼,忽然問道:“當今天下,三國鼎立,諸將並起,你看重哪一位?”
清原頓時沉默,略微思索。
葛瑜兒倒是睜大了雙眼,頗為明亮。
先前清原先生教導這些時,便讓眾多學子評價諸將。
有人敬佩南梁的白衣軍神,有人敬佩元蒙的東天武聖。
後來葛瑜兒把這事說給爺爺聽,爺爺當日便斥了一聲,說這教學的方式,乃是離經叛道。
如今爺爺再用這話來問清原先生?
葛瑜兒不免也有些好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