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第3/4 頁)
興,“謝謝黎書記了。這個工作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呢?”
“我們回去就讓朋友過來。由於是毀林栽種油茶樹,龔書記可以安排有關部門,先進行審批。我朋友一過來,肯定就要帶大批的機械裝置來,這麼大的面積,靠人工是難以完成的。當然了,樹苗也是個問題,可能要分期栽種的。”
“黎書記,栽種油茶樹,幾年可以見效益?”
“栽下去第三年開始結果,就開始有收益了,第6年進入盛果期,每畝的收益在400元左右,油茶樹的生長期很長,可以無限期結果,而且樹越大,結果越多,基本上不用再投入,應該說是栽了搖錢樹了。”
龔書記說:“太謝謝您了,等會好好敬您兩杯。”
“謝謝。”
賈書記說:“黎書記,您這是在路上就說好了的,看在老同學面上,還得增加一些投資吧?”
午陽說:“只要是有利可圖的專案,我都可以動員朋友過來投資。”
左縣長說:“剛才我們談到了礦產資源普查的事情,我們這裡有武夷山和黃山餘脈,龔書記,賈書記,是不是請黎書記的朋友投資進行普查,發現了值得開採的,就請黎書記動員朋友來開採好了。”
龔書記說:“這個事情是可以考慮的,地下的資源不知道,等於是守著金山吃粥。黎書記,要搞,就在我們全市範圍內搞。可是我們的可用財力有限,一下子拿出這麼大一筆預算外支出,不是我們力所能及的。”
午陽說:“龔書記,這種事情,可是大海撈針啊,即使我朋友出資查到了,礦產資源是屬於國家的,國家有優先開採權,地方政府也能以各種理由自己開採,就是國家、地方政府都不插手,當地的村民也要分享的。”
龔書記笑道:“黎書記對國情、社情、民情都很瞭解呀,我覺得,對國家,我們依法納稅就行了,發現了礦產資源,我們暫時不上報嘛,現在這種欺上瞞下的事情,已經是家常便飯了,這個事情我們也是為了地方經濟的發展,造福一方百姓,不是謀取個人私利,沒什麼大不了的,讓您朋友自己請勘探隊過來就可以了。但是,地方政府和村民,我們可以阻止他們開採,不能阻止他們分享成果的。”
午陽說:“我的朋友都不是不良商人,只要不影響他們的正常作業,分出一些利潤,肯定是會認可的,就是我,也會說服他們的。將心比心,人家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現在有礦產資源了,就沒有他們的份了,是國家行使權力收回去了,老百姓無能為力,可現在是投資商開採,他們當然可以分享了。”
龔書記拍了幾下巴掌,笑道:“黎書記,既然您有了這個思想,我們就很容易溝通,很容易談攏了。您什麼時候讓朋友過來,到有了眉目了,市政府會制定一個各方面都能夠接受的檔案出來,你這是給老同學送了一份大禮啊。”
賈書記說:“黎書記,晚上我陪你一醉方休,請龔書記、左縣長和兩位老闆作陪。”
這時,午陽的手機響了。“對不起,我接個電話。”(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四章 溪邊礦脈
秦正元說:“1米67的身高,才106斤,減什麼肥。”
仇華笑道:“只要你不嫌棄,我就敞開肚皮吃了。”
結賬出發,柳青說:“午陽,你肯定會開車,還是你開吧,我欣賞一下沿途的風光。”
午陽也不推辭,啟動車輛就走。柳青拿著攝像機,一路上拍個不停,還不時發出各種讚歎。“這裡的花崗岩真多啊,如果不是景區,開採出來,是多大的財富呀。”
“看看看,那些古樹多大呀,要是移栽到城裡,都會成為風景點的。”
“午陽,你看看這溪水多清澈呀,是不是停車去游泳?”
過了一會,又說了:“午陽,不對,溪水變渾濁了,沒有下雨,肯定是有人淘金,我們看看去吧。”
聽到說淘金,午陽也是感興趣的事情,立馬停車。後面的蔡利民也停車了。“師傅,什麼事情?”
“柳青說不下雨溪水變渾濁了,可能是有人淘金,我們看看去。”
“淘金有什麼好看的,走吧。”蔡利民說。
“師傅,我也同意去看看,溪水裡面有沙金,說不定就是山上衝下來的,我們找到找不到都不要緊,起碼可以檢驗一下功力嘛。”秦正元說。
“對,利民,你也下車,我們去看看。萬一有礦脈,失之交臂未免遺憾,沒有礦脈,就當是欣賞了風光。柳青,你一起去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