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部分(第2/4 頁)
發展經濟,我們就給他來一場及時雨。”
“好。我明天就安排人員開始作計劃。午陽,你有什麼要求?”
午陽說:“成老師,袁志和羅浩都瞭解我,我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將事情弄大。您安排作計劃時,要儘量將計劃往大了做,不要擔心資金問題,更不要擔心用不用得上。”
成霖笑道:“你不說,我還真是會仔細算了又算呢。好,既然你說了,我就知道該怎麼做了,那建大學也是要貫徹這個方針啦。”
“對,建大學的土地就更不怕大了,暫時用不上,多修幾個足球場也是好的。教學樓、宿舍樓、實驗室、校辦企業等,也儘量多建,設施要建得前衛一些、完備一些,比如學生宿舍,我們做計劃時,不能就按4個人一間建,最多安排兩個人住,有條件的學生,還可以住單間或者套間嘛。建築材料現在比較便宜,正好多使用,這些東西遲早是要漲價的,也免得以後今年建幾棟,明年又建幾棟,學校長期像個建築工地。”
袁志說:“午陽,建高檔學校,建規模大的學校,我都能理解,可建校辦企業,我覺得就沒有必要了。咱們已經有了那麼多企業,還要靠這些校辦企業來賺錢嗎?他們的盈利能力行不行呀?”
午陽說:“盈利多少不重要,關鍵是給學生們提供學習之餘的工作機會,讓那些需要工作掙錢的學生就近打工,也讓學生們有進行實踐的平臺。”
成霖說:“午陽,我也是不贊成搞什麼校辦企業的,校長、老師的精力有限,兼顧不了這麼多。要搞的話,就安排每個學校都留出地皮,特別是臨街的地皮,你另外安排人去主持好了。給學生們打工的機會比較重要,是不是給學校盈利就不重要了,反正學校得靠撥款維持。”
午陽說:“維持學校正常運轉的資金肯定不會少,但是如果校辦企業賺了錢,公司也不會要走,都留給學校,給老師和同學們搞福利。成老師,按照您的意見,學校就不管企業了。但是因為是在學校院子裡辦企業,利潤也是給學校,就必須冠上校辦企業的名,這樣是可以享受很多優惠政策的。如果大學建科研所、實驗室,就必須考慮與公司的生產企業接軌。這樣既可以根據需要培養人才,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投資。”
袁志說:“午陽,你這麼講,成老師可能不好理解。成老師,午陽的意思,是我們已經建設和將要建設很多科研機構,研究力量很強大,也與生產實踐緊密相關,並且是站在世界科研的前沿。如果將學生安排到這些機構去實踐,培養出來就很快能進入工作狀態,正所謂學以致用。”
成霖說:“我明白了。學校在進行具體規劃設計前,我們會跟各集團公司聯絡,要一份詳細的企業和科研機構資料,以便形成各種資源的共享。”
午陽說:“好,我們就這麼說定了。成老師,你們的建校規劃,大概什麼時候能出來,我好跟有關部門聯絡。”
成霖說:“現在已經明確了辦學的數量和辦學方向,事情就好辦多了。等會我就可以安排下去,負責徵地的人員,就可以在7個城市徵地;負責作規劃的,等護照下來,就可以去歐美考察一些名校,拿出具體方案來;負責招聘教師和員工的,就可以進入實質性的洽談了。”
“好好好,就辛苦您了。需要的資金,袁志你們帶成老師找熊主席。”
袁志笑道:“熊主席還有沒有錢都不知道呢。”
“不可能吧?熊主席歷年都攢下了一些,去年又有一些利潤。你們剛剛參加了報賬會,應該清楚情況呀。”
羅浩說:“志寶,你就別逗午陽了,已經砍了我們的分紅,再沒有盈利,肯定又將砍了我們的翡翠了。”
午陽笑著說:“我也沒辦法,沒錢投資,我要將翡翠賣錢呀。”
袁志說:“跟你說實話吧,資金情況雖然不至於出現大缺口,但也到了捉襟見肘的時候了。”
“你告訴我資金情況吧。”(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資金還是有缺口
袁志說:“以前年度的總盈餘是22萬億,去年的利潤是18萬億,也就是說,理論上我們手裡有40萬億的可用資金。可是去年投資了21萬億,就只剩下不到20萬億了。這其中還有一半是囤積的物資。”
午陽說:“我們的投資額會有那麼大?”
“我粗略地算給你聽吧,去年在易河投資實際投入2。2萬億,在西北投入5。7萬億,在華北、東南、西南等地投入4。7萬億,在省內各地投資1。1萬億,投資建醫院用了2。5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