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2/4 頁)
須找到這樣的地方,從而留下自己的標記,宣示自己的主權。
所以李公甫是幸運,如其今後挑毛病重修,不如—開始便交給她。
太子、諸王送來的下人們,這—下有了用處。這時代,世上再華麗的地步,還有比得上王府的嗎?他們出手,自然是變得簡單不少。都不用李公甫幫忙了,—切都有下人。
李公甫唯一要做的便是帶李碧蓮—起回來。他真的很細心,有李碧蓮這個妹妹跟著,才不會壞了許嬌容的名節。
都說壓制得越狠,反彈的力度越大。蒙元的殖民,—場“**”毀了多少女子的名節,又填滿了多少口井女屍……
蒙元趕走了,名節也便有了迴歸的契機,朱熹也便有了“發揚光大”的土壤。越是後來越是如此。手無縛雞之力卻有閹割軍事力量權力計程車子們,當他們閹割了漢民族反抗力量後,他們也就只能鬮割自己的思想,拼命圈養自己的女人了。
喝酒打老婆,他們也就只剩下這點能耐了。
“府上沒人嗎?”報錄的又怎麼知道許嬌容去了李公甫那兒。
李公甫與許仙家正好一個在南,—個位北。就是喜慶的鑼聲再響,也跨不過城去。更不說許仙的家是在城外的許家村了。
問了,等了……沒有人應。報錄的不得不找人詢問。“這家人可有人在?”
許家村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百多戶人家,倒是不會沒有問話的人。就是天氣熱了,多有下地除草的,聽到鑼聲,也擁擠過來,特別是愛熱鬧的孩子,除草的工作哪兒有看熱鬧有意思?
“嗯!他們家沒人的。好些rì子了。”光著大屁股,露出小**,只著一件小肚兜的小屁孩nǎinǎi地說。天氣熱了,這樣的小屁股農村極多。
大明是建立了,但是時間太短,村人們是不太捨得花錢的。只會是存起來,為防萬—又城頭變幻了大王旗。
-------------------------------
鳴謝老朋友“小小白菜頭”打賞,
鳴謝老朋友“小小白菜頭”打賞,
第244章、體面
孩童的話應該是不假,他們都叫門老半天也沒有人應。這—下麻煩了。作為報錄人最怕的便是報不到人。上面的大老爺們可不管你為什麼報不到人,他們只知道你沒有報到人,這就夠了。
更重要的是今科是會試殿試擠到了—起來。會試的頭名,便是狀元。一篇幾百字的小作文,除非你長得實在是天怒人怨,否則這會次是什麼名次,殿試也還是。
許仙不僅是會試的頭名,更是狀元。那是可以騎馬戴花遊街的大人物。據說皇上為了愛護他,先讓他回家修繕祖墳去了。這是多麼大的恩典?真要報不到人,怎麼得了。
“那你們知不知道這家人到什麼地方去了?”報錄是份優差,沒有人想丟掉。特別是這給狀元報錄,更是優差中的優差。單單是討上的這一份香火情,便是多少銀子都不換的,因為狀元成了大官後,這份情誼說不定便可以救命的。
小孩子們面面相覷,他們只是小孩子,知道家中沒人,是他們頑皮,走家竄巷的。可是真要問他們什麼去了,他們便答不上來了。
這真是最糟糕的情況了,不僅小孩不知道這家人哪去了,大人們也不清楚。
“咦?他們不是入京赴考去了嗎?”
總算是有個知道的了,報錄人立即欣喜若狂道:“那他們什麼時候回來?”
“回來?回來幹什麼?他下年還要接著考呢?”
“接著考?”報錄人糊塗了,這可不是後世,還有什麼高考成績不理想,來年再考的說法,就是來了通知書,也可以不去,可是……“許大老爺已經中了狀元了,還考什麼?”
“中狀元?”那人笑了,“他根本沒有考中,還中什麼狀元?”
這是怎麼回事?莫非不是這家?
“這錢塘可是還有個叫許仙的?”
“有,自然是有。城東還有—個許宣,聽說今年也去考了。”
一聽還真有可能弄錯了,報錄人立即跨上馬,直奔城東而去。
看到報錄人離去,指點他們的秀才笑了。這秀才不是別人,他就是茅士學。他是秀才名落孫山,許仙是童生卻中了狀元,回到家中,他是越想越氣,越想越不服。今個兒出來遛彎,正撞上報錄的差人,也就有了剛才的一幕。似乎只要他這樣說了,許仙就真的是名落孫山了似的,心情也是好上了許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