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你既貪生怕死,不肯自刎,那便動手罷!”
郝大通慘然一笑,說道:“貧道誤傷了孫婆婆,不願再跟你一般見識,你帶了楊過出觀去罷。”他可能想這小龍女的前身雖因逐走霍都王子而名滿天下,終究不過憑藉一群玉蜂之力。
她小小年紀,內功修煉也算有獨到之處,居然可以改變外在溫度,但畢竟年齡放在那即便自打孃胎開始練起最多也不過十七年光景,就算武功有獨得之秘,總不能強過孫婆婆去,讓她帶楊過而去,一來唸著雙方師門上代情誼,息事寧人,二來誤殺孫婆婆後心下實感不安,只得儘量容讓。
卻不料龍敏對他說話仍是恍如沒有聽見,左手輕揚,內力微催一條白色綢帶如臂使指般忽地甩了出來,直撲郝大通的門面。
這一下來得無聲無息,事先竟沒半點徵兆,殿外微弱的燭光照映之下,只見綢帶末端繫著一個金色的圓球。郝大通見她出招迅捷,兵器又是極為怪異,一時不知如何招架,他年紀已大,行事穩重,雖然自恃武功高出對方甚多,卻也不肯貿然接招,當下閃身往左避開。
那知小龍女這綢帶在內力作用下竟能在空中轉彎,郝大通躍向左邊,這綢帶跟著向左,只聽得玎玎玎三聲連響,金球疾顫三下,分點他臉上“迎香”、“承泣”、“人中”三個穴道。
這三下點穴出手之快、認位之準,實是武林中的第一流功夫,加上內力的作用在綢帶上彷彿龍敏親自用手點選一樣,果然在這個武俠的世界,內力的作用是如此之巨大。
聽得金球中發出玎玎聲響,聲雖不大,卻是十分怪異,入耳蕩心搖魄。郝大通大驚之下,急忙使個“鐵板橋”,身子後仰,綢帶離臉數寸急掠而過。他怕綢帶上金球跟著下擊,也是他武功精純,揮灑自如,便在身子後仰之時,全身忽地向旁搬移三尺。這一著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錚的一響,金球擊在地下。
龍敏這金球擊穴,正是源於小龍女常年練習的天羅地網之勢,著著連綿,想哪郝大通也確實了得,不愧全真七子威名,竟在危急之中以巧招避過。
郝大通伸直身子,臉上已然變色。群道不是他的弟子,就是師侄,向來對他的武功欽服之極,見他雖然未曾受傷,這一招卻避得極是狼狽,無不駭異。頓時七八名道人各挺長劍向小龍女刺來。
她也不敢怠慢雙手齊揮,兩條白綢帶猶如水蛇般蜿蜒而出,寒氣肆意,叮叮叮叮四響,接著又是叮叮叮叮四響,八名道士手腕上的“靈道穴”都被金球點中,嗆啷、嗆啷幾聲,八柄長劍投在地下。這一下先聲奪人,群道盡皆變色,無人再敢出手進擊。
郝大通初時只道小龍女內力頗深,想必精於內功一路,那招式多半平平,那知一動上手竟險些輸在她的手裡,不由得起了敵愾之心,從一名弟子手中接過長劍,說道:“龍姑娘不僅內力深厚,招式更見精妙,貧道倒失敬了,來來來,讓貧道領教高招。”
龍敏神色不變,心中暗道:此老道也太羅嗦了些,更年期綜合症啊。一抬手白綢帶自左而右的橫掃過去。
群道團團圍在周圍,凝神觀戰。燭光搖幌下,但見一個白衣少女,渾身散發著絲絲寒意,一個灰袍老道,沉著而老練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帶飛如虹,劍動若電,紅顏華髮,漸鬥漸烈。
郝大通在這柄劍上花了數十載寒暑之功,單以劍法而論,在全真教中可以數得上第三四位,但與這小姑娘翻翻滾滴拆了數十招,竟自佔不到絲毫便宜,居然還隱隱落於下風。
龍敏心中也暗暗驚心,全真七子果然不同凡響,原著中小龍女雖然勝了郝大通,但此時的小龍女已非彼小龍女,我還仍未能真正融合,不能盡顯小龍女一身絕學,好在剛才修習無名秘籍上的內功心法對我大有幫助,內力修為比原有的小龍女要強大一成,堪堪略高於郝大通,於是才有現今略佔上風的場面。
………【第五章 小楊過】………
郝大通久戰不下,卻是越戰越心驚,想自己是武林中久享盛名的宗匠,若與這小女子戰到百招以上,縱然獲勝,也已臉上無光,更何況此時場面對自己大為不利,招招防守,全真劍招攻勢難以展開,不由得焦躁起來,劍法忽變,自快轉慢,招式雖然比前緩了數倍,劍上的勁力卻也大了數倍。初時劍鋒須得避開綢帶的卷引,此時威力既增,反而去削斬綢帶。
再拆數招,只聽錚的一響,金球與劍鋒相撞,郝大通想憑藉內力深厚,將金球反激起來,卻不料如今的小龍女一身內力已不弱他絲毫,金球略微一彈仍去勢不變,此時郝大通再想躲避已無回天之力,金球砸中右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