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3/4 頁)
一部分銀錢出來。
但這個想法是美好的,但事實卻是殘酷的,現實也是骨感的。很多人根本不瞭解這個,願意掏錢的人實在太少了,即便是看在總督夫人的面子上,也不過是意思一下不是真心想要給錢的,遠水解不了近火。
面對諸如此類的困難多如牛毛。容逸還有口岸海外貿易等更多的事情要辦,真的沒時間弄這個,這也是他願意把此事給楊嵐乾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就是覺得她是個有抱負有想法的女人,成全她一點念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保護範圍之內,能讓媳婦開心。並不是不可以。
容逸並不是一個自私霸道的男人,相反因為書讀的多,教授的師傅又是個閣老,很多事能夠用更加開明的方法處理,也更加包容。
楊嵐不想事事都去求容逸給幫忙,那自己幹這些就沒有意義了。她再怎麼樣還是有點小傲氣的,希望能自己獨立幹成一件事,讓容逸看看,我真的不是瞎矯情,我是肚裡有貨的。是真的能幹可以乾的人。
她聯絡了幾個要好的思想開明的官夫人,拉著他們一起弄這個事,相互去聯絡認識的官商等人投資這個學院,甚至不惜給人家開一些空頭支票。
總之創辦過程中她是什麼法子都試過了,除了思想古板實在不願意的人,剩下的不管是威逼利誘還是連哄帶騙,總之她成功的將創辦學校的錢給弄出來了。
這讓容逸刮目相看,要知道人都是利益動物,沒有看到好處之前,商人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他也沒想到媳婦真的可以做到這一步,原本還想著要是他跟自己開口了,這錢都早就準備好了,沒想到她竟然真的辦成了。
這也讓他看到了楊嵐的潛力,覺得這麼好的人才不用白不用啊,乾脆甩手給了楊嵐,對外聲稱夫妻一體,楊嵐所有後果我容逸願意一力承擔。
此話放出後不少人讚歎容逸有擔當,也有說楊嵐不甘於寂寞的,但廣東比京都好的地方是這裡更開放一些,西洋人都能滿大街走,這點小事還不至於容不下,說過笑過也就算了,反應沒有京都那麼大。
有了容逸的大力支援,楊嵐的名號也算是有人知道了,大家知道她是有人支援的,男人樂意給他撐腰桿子,讓她胡來亂弄。
找到了投資人還要去找學生,招生源,楊嵐帶著女衛幾乎是挨家挨戶的去做工作,去找里正,找村長談心。
要知道這個時代畢竟不如後世,拉個人去學藝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楊嵐為了協調時間,幾乎是想盡辦法。
事實證明人的潛力真的是無限的,在沒有外援的幫助下,楊嵐憑著總督夫人和郡主這個大旗,照樣扯得是風生水起,鑑於她的誠心誠意,和有人也去調查打聽了她的名聲,確實還不錯。
大家慢慢地相信了她,反正不要錢嘛,大不了就回家唄,你還能治我罪不成。
大概是抱著這個簡單的想法,一些膽大啥都沒有的清苦人家最先響應了楊嵐,將自己的孩子送進了學堂,她找到了第一批學生。
最先要解決的並不是宿舍多好的問題,這裡的情況和京都不一樣,京都講究個排場和氣派等等,但這裡要求的是實際,我要看到利益,百姓也同樣要看到效果啊,我們家的孩子雖然不咋地,可在我們家大小也是個勞動力呢,你總要讓我們看到你們學了些啥吧。
楊嵐第一時間要做的是讓孩子們能夠學到真正的東西,根據他們的資質進一步去挖掘,現學的是一些簡單的東西,問過他們的愛好和想法,讓他們把各行各業的一些東西都瞭解了一下,也讓他們動手做實驗,或是去觀摩一下。
這樣一來有些感興趣的孩子就知道自己要學的是什麼了,而一些孩子更願意走科舉讀書,這部分則比較好辦,進來後好夫子開蒙就可以放心了,要學的且多呢,主要是想學手藝的這些孩子需要怎麼安排,怎麼才能讓他們見到短期效益,哪怕是錢不多呢,也能給孩子家長們帶來信心啊,學手藝到底是好,能賺到更多的銀子。
學本事不就為了這個麼,因此這個學堂裡也有不少女孩子,不過是單門安排的地方和男孩不在一處,也碰不到一塊去,例如女紅之類的,報名的人最多了,這個是最快能見效的。
有些已經有基礎了,楊嵐稍加點撥,將自己多年的繡品經驗告訴孩子們,馬上就能漲工錢了,因此女孩子們反倒後來又來報名了不少人,顯見是得了好處了。
而還有一些是學香氛的,有些是女孩子,也有些是男孩子,這個是不分男女都可以乾的,還有茶道。
楊嵐想盡了一切辦法,動用了自己能用的一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