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部分(第2/4 頁)
1944年,所有民主人士都認為,民主憲政運動已經徹底失敗。
就在此時,共黨提出了“組建聯合政府”的口號,眾民主人士如獲至寶、紛紛響應。因為現在的英國就是多黨聯合政府,保守黨負責軍事外交,工黨負責內政經濟,自由黨負責協助執政。
英國的聯合政府搞得有聲有色,那麼中國也可以啊!
在共黨的領導下,在各民主黨派和民主自由人士的配合下,組建聯合政府的呼聲越來越大,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這種背景下正式改組為“民盟”,並允許以個人身份申請加入。
老蔣對此焦頭爛額,軍統特務也加強了對共黨和民主人士的監視,報刊雜誌和書籍的審查變得越來越嚴格。
說實話,換成周赫煊在老蔣那個位子,也不知道該咋辦了。同意組建聯合政府吧,無疑是自掘墳墓,會招來國黨高層官僚的集體反對;不同意吧,又跟各黨派和民間人士的矛盾越來越深,直至不可挽回的地步。
七月中旬。
周赫煊正在家逗弄著兒子周勝光,小傢伙是去年3月份由張樂怡生下的,取名“勝利曙光”之意。
突然梁簌溟上門拜訪,敘舊幾句就直說道:“明誠,民主政團同盟即將改組為民主同盟,允許個人身份參加。我們的宗旨是商討戰後建國、避免內戰、爭取聯合政府,你對此有什麼想法?”
“聯合政府有如鏡花水月,看似美好,實則可望而不可即。”周赫煊苦笑搖頭。
“你就那麼悲觀嗎?”梁簌溟有些不高興。
周赫煊解釋道:“並非我悲觀,而是我早就看透了國黨的本質。就算常凱申願意組建聯合政府,他手下的官僚會交出權力嗎?即便聯合政府能夠實現,軍隊怎麼處理?老蔣必然要求共黨先交出軍隊,而且是以國家大義提出這種要求,畢竟一個國家的軍權應該歸於中央,屆時共黨是交還是不交?一旦共黨交出軍隊,老蔣突然反悔搞獨裁怎麼辦?”
梁簌溟沉默半晌,突然慨嘆道:“確實如此啊,看來聯合政府的希望不大。”
周赫煊說:“中國政局發展到現在的地步,只能靠槍桿子解決,內戰是必然的。”
梁簌溟頹然道:“中國已經經歷了30年的內戰,難道抗戰勝利之後,還要內戰下去?這何時是個頭啊!”
周赫煊沒有接話,因為說出來也沒人相信。現在國民政府有數百萬軍隊,還有美國的支援,誰能料到三年時間就被共黨給趕到臺灣去了?
正是由於看不到未來,包括梁簌溟在內的無數民主人士才心憂如焚。在他們想來,中國的內戰有可能會再打了一二十年,甚至是三五十年,無休無止,永無寧日,中國只能在戰爭中耗盡最後一絲力量。
“不管能不能成功,我們都必須儘量去爭取,總不能看著國家繼續敗壞下去,”梁簌溟突然起身道,“明誠,你是否願意加入即將組建的民盟?到時我提名你擔任中央委員,以你的國際政治眼光和人脈關係,肯定能夠對爭取聯合政府有巨大推動作用!”
“中央委員就不必了,”周赫煊擺手說,“我可以加入,但只做普通盟員,表達我對民主憲政的支援態度,但我對你們的想法並不看好。”
梁簌溟大為失望,甚至覺得周赫煊太過懦弱悲觀,明明有能力為民主貢獻力量卻選擇坐視。他嘆息說:“唉,人各有志,我也不強求了。等民盟成立大會召開之前,我會再來給你送邀請信。告辭!”
1049【1944大總結】
9月19日,“民主政團同盟”正式改組為“民盟”,黃炎培當選民盟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
此時的“民盟”,其實並沒有徹底偏向共黨,他們還對國民政府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老蔣喜歡演戲,對於民主人士,他總是扇個巴掌再給個甜棗,讓人在憤怒之餘又感覺還沒完全喪失希望。
去年九月份,老蔣在國黨五屆一中全會上提出“實施憲政,還政於民”的口號。這讓包括黃炎培在內的許多民主人士看到曙光,黃炎培甚至還被任命為國防最高委員會憲政實施協進會的常務委員,似乎老蔣真打算逐步******了。
然而,黃炎培很快發現自己被騙了,老蔣所謂的憲政又是假把戲。恰逢太祖提出“組建聯合政府”的建議,黃炎培和他的民主夥伴們立即響應,聯合共黨和其他民主黨派向老蔣施壓。
即便如此,黃炎培依舊認為國民政府才是正統。他希望以常凱申為領袖,組建各黨派執政的聯合政府,並不認為共黨能夠擔負起領導中國的重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