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3/4 頁)
倭寇,就算窮盡畢生精力,也消滅不了幾個。若有朝庭稅賦支援,招募兵士,號召百姓,齊心抗倭,在沿海築起民心長城,倭寇必定處處碰壁。李兄弟,此事你應深思才對。”李破冰道:“在下愚魯,多謝賀大人提醒。”汪雨笑道:“賀大人,二弟現在已知抗倭,決非朝夕之功,你是我等主帥,還望悉加指示,現下應如何行動才好。”
賀長風道:“兄弟雖然熟讀兵書戰策,排兵佈陣,衝鋒陷陣,殊不含糊。但談及官場權術,那是七竊通了六竅,還有一竊不通,並不比李兄弟高明多少。”靳衛風道:“可惜四弟不在,他受大觀四傑教化,文武雙全,韜略淵深,臨場機變更是高明,若有他在場,我們必不至迷茫無措。”賀長風頷首道:“伊兄弟才華,在京城假扮侍衛那次,便窺豹一斑,只是現下他俠蹤何處,我等惘然無知,事情緊急,實是無計可施啊。”四人冥思苦想,殊無良策,有心殺賊,無力排障,無不渴望伊願飛到身邊,帶領眾人衝破迷霧,上陣殺敵。
伊願又在哪裡呢?
那日他打敗李愚橋,保住了武當聲譽,回到金殿和松仁道長、黃和旭等計議抗倭事宜,黃和旭道:“願兒,不知三位賢兄臨終前,可有遺言交待於你?”伊願回憶起那日顧平章在墨雨亭中交待的遺言,記得顧平章說若然有難,便去浙江紹興,找一位叫陳紹增的師爺,當下心頭豁然開朗,喜道:“先生,那日義父交待孩兒,若然抗倭有難,便去紹興找一位叫陳紹增的師爺,不知您可是指的此事?”
黃和旭聞言喜道:“我怎的忘了這位陳世兄?願兒,你速速下山,去到紹興城中,找到陳師爺,那陳師爺是文教授師弟,昔年你師公,江南第一名士封雪豹的傳人。陳世兄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詩詞書畫無一不精,且頗為諳熟韜略,實是一個全才。只可惜天性孤傲,昔年和文教授爭奪大觀書院院長之位,詩詞上輸了一著,便負氣回到紹興,做了帳房師爺。但他素來敬重顧兄人品書畫,引為至交,你若前去拜訪,他知你是顧兄義子,必定破格見你,全力相助。”
伊願道:“如此拜託師公和諸位師伯,伊願即刻下山,請陳師叔出山,和賀將軍一道,同心協力,肅清海波。”松仁道:“也不急在一時,你現下功力沒有恢復多少,且先在武當住上一陣,待我向你再詳細解說混元罡陽神功和武當劍法,你齊加領悟,融會貫通後再下武當,彼時遇到任何強敵,皆能拒之自保,我和黃先生在武當山上,才能放心。”
伊願聞言感動不已,說道:“願兒多謝師公。”此後松仁就在金殿上,每日悉加指點伊願內力劍法,不過數日,自是劍法內功,齊齊大長,再加之日夜苦練,內力終於恢復了三成左右。這一日二人又在金殿之上演武,黃和旭和俞正彪等站在場外,松仁見伊願已領悟了武當劍法神髓,欣慰道:“願兒,你劍上功夫已經登堂入室,以後我已不能指點於你,全靠你自己憬悟。但那混元罡陽神功,你雖然有了一些基礎,日後還須勤加修練,方能大成。你先過來,我有話要對你說。”
伊願來到松仁身邊,松仁伸出右手,按住伊願頭頂“百會穴”,內力一吐,將數十年功力,齊齊輸入伊願體中。伊願現下內力淺薄,無法掙扎拒絕,只得將松仁真氣,引導至任督二脈,過了盞茶時分。松仁內力吐盡,向身後直直倒去。伊願心痛如絞,五內俱焚,哭喊道:“師公,師公……”俞正彪抱住松仁,松仁滿面含笑,輕輕道:“孩子,你一定要記住我的心願,發揚武當精神,殺盡倭寇,為民除害。”
伊願淚流滿面,應道:“師公,願兒一定謹記,每日每刻,也不會忘記,師公,你一定要挺住,願兒一定會把你治好。”松仁笑道:“傻孩子,若是七仙門那毒能解,師公也不會將內功傳授於你,必然會恃武捍衛武當,現下你有了我的功力,便是我嫡傳武當門人,此後武當一門,希望你發揚光大。”
伊願泣道:“師公,願兒一定會和眾位師伯一起,衛護武當,你,你不要擔心。”松仁拼盡最後一口真氣,叮囑道:“正彪、心智,我千年武當,萬古俠義,除強扶弱,以善為宗。你們要教好弟子,不要像我師弟,創出個七仙門來,對抗武當,壞我忠義,殘害無數生靈。”
俞正彪和邱心智含淚應道:“師父,徒兒一定謹遵師命。”松仁面色紅潤,已至迴光返照,微笑道:“正彪,你執掌門戶,不要有門派偏見,挾技藏私。將我武當神功,廣傳天下,造福世人。心智,你隨願兒,東南殺賊,把我武當精神,傳播四方,如此我縱歸去,必不會有絲毫遺憾。”
(本書新浪網更新地址://vip。book。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