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2/4 頁)
傳唱渲染,愈發進典載冊。其實寶蓮燈外,就我們兩老朽所知——”不及說完,李逢春插科打諢,糾正說道:“你是老朽,我是老翁,殊異不同,切莫混淆並提。”此言一出,紫姬和鍾月敏相顧忍俊不住,咯咯嬌笑。孟三公呸道:“‘老翁’便了不起麼?還不及我這‘老朽’親切近人。”頓了頓,道:“就我這單獨老朽所知,長白雪蓮燈、華山石蓮燈、廬山老蓮燈、崑崙王母燈、紫金山馬腰燈等,前後不下幾百種,難以一一盡述,俱別有玄妙穎致之處。你掌中的小燈,通體茵碧泛雪,晶瑩剔透,光色忽強忽弱,能倚周圍天然亮度而自我調節,自然就是姑蘇虎丘山中的金蓮燈。”紫姬笑道;“啊,您老人家說得一點兒不差,這是我和萬家姊姊去山上進香時,無意所得。”李逢春搖頭道:“看似無意,其實有緣,否則每日上山供奉香火的遊客如織,成百上千,更又居士深年累月居於山上,為何她們偏偏不得見,只到你的手中?”紫姬臉色緋紅,柔聲道:“說得很是啊。”孟三公笑道:“多半是那裡的土地爺見你貌美妖嬈,動了凡心熾念,於是便偷偷運轉什麼巧妙的法子送你這件禮物,討你芳心歡喜。”紫姬羞赧難當,渾身滾燙,垂首不語。筏身忽然一晃,撞入穆雙飛懷中,被他摟抱結實,低聲道:“小心。”紫姬情意綿綿,又羞又喜,才要致謝,那鍾月敏眼疾手快,撥開穆雙飛,擠入兩人之間,抱著紫姬肩膀,說道:“沒事兒吧?”紫姬愕然,眼睛滴溜溜轉動,依舊一臂膀抬起,舉著金蓮燈,旋即嫣然笑道;“沒事兒。”那邊孟三公已然抱怨起來:“叫‘老翁’的,便不能瞧真切些麼,險沒有將我老朽摔下水去。”李逢春道:“分明是你疏忽,又來嗔怪遷怒別人。”朝穆雙飛三人努努嘴,道:“你瞧他們站成一排,木筏重心難穩,說不得須臾又要晃盪。”紫姬另外一手挽住鍾月敏,嬌聲道:“啊,老祖宗說得是,鍾姑娘便站這裡吧。”如此一來,她和鍾月敏便似犄角之勢,恰將穆雙飛夾在正前方,彼此牽制,狀若三足鼎立。金算盤和九華相對一視,都察覺其中微妙,雖頗覺有趣,卻不敢吱聲。
燈光照耀過處,其實洞內景緻頗妙,一根根鐘乳石垂懸而下,形狀奇異,奇韻叢生。九華想象力最是豐富,不停指指點點,說道那一條石頭好象“童子拜佛”,這一條石頭很似“漁夫撒網”,又道一塊半路羅疊的岩石和金大哥最象,原來那石頭從側面觀之,便同一個略略佝僂躬身之人雙手遞出,手中捧著一副賬冊,似正和對面胖矮老婦盤算買賣。眾人不覺哈哈大笑,便是金算盤自己,亦啼笑皆非,說道:“你休說我,那一處石頭,可不就如你撅著屁股、俯臥趴睡的模樣麼?”尋著他手指的方向瞅去,果然便看一片落地石筍之上,橫窩著一塊石頭,果然惟妙惟肖。李逢春嘆道:“天地鬼斧神工,竟然玄奧若此。外面修羅塔已盡得春秋鑄造之妙,但和此地石頭比起來,算不得什麼了。”穆雙飛、鍾月敏、紫姬也尋出許多別樣景色,譬如“夜叉探海”、“海棠花開”、“托盤奉茶”、“瑤池仙女”等等。待來到一處略開闊之地,眼前愈發精彩,但見金蓮燈映照之下,根根石筍昂然挺立,璀璨奪目,有石床、石桌、石凳,尚有無數綻放的鐘乳石花,中間影影綽綽立著人影,卻是形容迥異、姿態不同。穆雙飛拍掌道:“妙哉,妙哉,你看那石像頭上雙角,可似東海龍王?它旁邊的一具矮石背凝圓鍋,好象龜殼,可不正是龜丞相麼?”鍾月敏笑道:“那個帶鉗螯的,或許就是蝦兵。”紫姬指點道:”你們看,那橫著展臂,手掌寬大的,可似蟹將?”九華喜得抓耳撓腮,連連催促:“那取個什麼名目好呢?”金算盤笑道;“不若就叫‘水晶宮’?”眾人哈哈大笑,都道:“雖然土氣,卻也妥帖得很,便依著金老闆的提議,便叫它‘水晶宮’吧。”金算盤拱手作揖,笑道:“多謝捧場,多謝捧場。”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六十八回 逆勢走險趨光明(上)
忽然左前方金光乍現,好像萬根淬火沾霞的利箭,向四面八方射出。一時之間,四下洞壁皆亮燦爛如雪,映照得眾人目眩迷離,錯愕猜疑。李逢春和孟三公被那光箭劈面撞來,登時眼冒金星,昏隱朦朧,措手無及,幾乎甩膀脫櫓,幸賴穆雙飛和鍾月敏眼疾手快,急急左右各出一步,猱身俯腰,順勢操撈扯帶,分別握住櫓柄。光心處雲蒸霞蔚,蔚為壯觀,綻放出七八圈濃暈之後,倏忽一響,須臾即散無蹤,洞內除了金蓮花的燈光,遠端渺渺幽幽,依舊漆黑昏蒙,難明東西方向,不知南北朝指。
李逢春雙手按櫓,想起自己失態,不由羞臊得滿臉通紅,喟然悠嘆,氣息悵悵,旋即自嘲道:“唉!縱然是修真得道的神仙,畢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