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第3/4 頁)
次戰敗,你以為他們用多少年才能緩過氣?如果元帥繼續向前推進,楚國又需要多少年才能緩過氣來?
即使我們往少了計算,就算楚國需要一代人的時間吧!一代人成長起來,需要20年的時間,在這20年裡,在國內鉅額徵稅的支援下,在國內源源不斷的軍事支援下,如果智盈不能使這片土地強大起來,那他智盈就是一頭豬,智力不高於你這頭蠢豬的超級笨豬。
用你的狗腦袋好好想想,這片土地涵蓋三個國家,本來就有三座城池,加上新修建我軍“武城(軍事堡壘)”,這是一片“四城之地”。趙武修建的城市不用擔心崩塌,集合這三個國家的原有的國力,再加上四座軍事堡壘似的堅固城市,擁有20年無憂無慮的發展時間,也許,這裡的一切根本不用費力操心。我晉國武士會在軍功授爵制的激勵下,自然而然地動手對外擴張。如果智氏做不到這點,那麼他們一個個都應該跳到河裡去自殺,省得活在世上浪費糧食。”
那名智氏武士一愣:“擴張?”
中行吳啐了一口:“當然是擴張,我晉國發展這麼多年,兼併了無數小國才有了今天的局面,但現在整個北方都叫趙氏霸佔,各家族向北方擴張的路已經絕了,即使擴張了,也只會便宜趙氏。而在這裡,疲弱的楚國就是擴張的方向,其擴張的餘地簡直是無限……
想想看,在國內智氏不過是做一個大領主,還要處處接受國內法律的制約。而在這裡,作為晉國的直屬領地,領主不僅不用繳納徵稅,反而能源源不斷地獲得國內的支援,即便是一位附庸國的國君,也沒有在這兒當個領主逍遙自在……可惜我中行吳身負元帥重託,不能離開國內,否則的話,我寧願在此處做一位領主,哪裡輪得到智氏那小子。”
智氏武士恍然大悟,趕緊拜謝中行吳的照顧,並興高彩烈地向國內送信,等智盈得到訊息後,興高采烈地前往趙武府上,拜謝姑姑智嬌嬌的照顧,然後迫不及待的帶領家族直屬武士狂奔南下。
智盈趕到武興城的時候,列國的軍隊都已經到齊了,當地正在幫著夏收,而夏收結束的軍隊已經開始集結,並逐漸向南線移動。與此同時,楚國也在拼命集結軍隊,準備應付晉國的入侵。
這是楚國建國六百年來,遭遇的最大的災難。
楚國建國於商末周初,國家體制的建立標誌著楚國已從氏族制進入奴隸制。早期楚國的國君,既是一國之主,又是楚族一族之長。而國中協助國君料民理國的是大貴族“敖”,敖是楚國發音,在華夏這個字發音為“豪(氏族酋豪)”楚國的“敖”是由氏族貴族蛻變過來的,是楚國統治集團的支柱。楚立國後,國君由“敖”擁戴,而有的國君本身亦稱“敖”。
楚人是在臣服商周,又與商周王國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商王武丁時期,商王朝軍隊攻打荊楚,“衰荊之旅”表明當時荊楚已有一支可觀的軍事力量,足以與商王國全國軍隊抗衡。當然,這裡的荊楚,是泛指居住在江漢地區的包括楚人在內的眾多方國部落,並非指楚人一族。
西周時期,楚國軍事力量也日趨強盛。終週一代,周王朝視楚國為敵國強國,不惜傾全國力量,累累攻打。而楚國在與周國(周王室)交戰中滅國無數,累積滅亡於楚國的國家主要有:黃(贏姓,今河南潢川西北)、英(偃姓,皋陶之後,今安徽金寨東南)、江(贏姓,今河南正陽西南)、六(偃姓,皋陶之後,今安徽六安西北)、蓼(偃姓,皋陶之後,今河南固始東北)、群舒(偃姓,皋陶之後,包括舒鳩、舒龍、舒鮑、舒龔、宗、巢、桐等國,今安徽巢湖周圍一帶)等。
如果用國家的概念看待,當時的中國主要是由炎黃集團(華夏)與楚國蠻夷集團的連年戰爭,構成了整個春秋時期。多年以來,楚國與周國是爭霸的兩極,現在,楚國竟然被周王室的一個伯(霸主)逼到生死關頭。
智盈帶領家族武士抵達前線時,趙武正在接待周王室使臣單靖公。單靖公的出現,代表著這場戰爭依舊是周國與楚國之間的國戰。晉國在這場戰爭中,依舊高舉著“尊王攘夷”的大旗,這是一場華夏與蠻夷的戰爭。
但奇怪的是,這是一場“王對卿”的戰爭。對面的軍隊是楚王親自帶領的軍隊,而華夏集團中,沒有一位國君出現在戰爭序列中,參戰的都是一群列國正卿。而智盈的抵達,也意味著霸主晉國一半的正卿,三分之二的軍隊參戰了。同時參戰的還有宋、魯、衛、鄭、曹、滕、薛、杞等多國聯軍。
這天清晨,趙武攜手單靖公登上檢閱臺,他望了望麾下的多國聯軍,不滿意搖了搖頭:“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