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第3/4 頁)
公子離依舊沉浸在激動的情緒中。等趙武回到本軍陣,中行吳微笑著迎接了元帥:“怎麼樣?自討沒趣了吧?哈哈,元帥,代君的口舌之利,勝過刀劍。”
那又怎樣?代君口舌厲害,可我這裡還有一位比他更厲害的傢伙:燕公子離。他忽悠的代軍挑戰晉國,還順便把齊國燕國都裝進套子裡……他現在等同於我的俘虜了。趙武用眼看著公子離,並打斷了公子離的思緒:“子離,代君當初是怎麼勸說你的?”這是個婉轉說法,它真實的意思是:你當初是怎麼騙了代君的,說點先進經驗,讓我學學。
燕公子離想了想,用《詩經》的詩回答了趙武:“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那個人老實忠厚,拿布來換絲,他並不是真的來換絲,到我這來是商量婚事的。燕公子離唸誦的是詩經《氓》,這是記述春秋時代男子向女人求婚的詩。
趙武問的問題很刁,燕公子離不好回答,只好用這首詩婉轉訴求:代君老實忠厚,但這件事哪裡是我騙他,他來找我商量的時候,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他要是自己不動心,我哪有那麼大的魅力讓他上當。
燕公子離用這首詩回答,其實還隱藏著另一層意思:詩的第二段說:“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既見覆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登上那倒塌的牆,遙望那來的人。沒看見那來的人,眼淚簌簌地掉下來。終於看到了你,就又說又笑。你用龜板、蓍草占卦,沒有不吉利的預兆。你用車來接我,我帶上財物跟你走)。”
行了,你別試探我了,我其實等的是你啊!我就等你來接我走,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詩裡最後一段說:“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就想同你一直到老,但相伴到老的想法使我怨恨。淇水再寬總有個岸,低溼的窪地再大也有個邊:意思是什麼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少年時一起愉快地玩耍,盡情地說笑,誓言是真摯誠懇的,沒想到你現在會違背誓約,你違背誓言,不念舊情……那就算了吧)!”
沒錯,我是攻擊過你,攻擊過你別宗族人,但我們不是達成彼此諒解了嗎?如今看你的意思,有反悔誓約的意圖……唉!誰叫你們是霸吶!你反悔誓約,我能有什麼辦法?你拳頭硬,你是一霸,我只能認命了!
趙武哈哈大笑:“曾經“信誓旦旦”豈能不遵守!燕晉永遠友好,但願能一直到老。”燕公子離馬上回答:“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我登位之後,一定唯晉國馬首是瞻,你們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我跟你好的穿一條褲子,咱們“同仇”啊!
趙武大笑著揮手,隨著他手臂落下,巨大的鼓聲響了起來。一隊隊士兵隨著鼓聲的指揮,腳步鏘鏘的走入自己的指定位置。稍後,鼓聲再變,士兵開始分成幾小組,一組士兵抽出背上的工兵鏟,蹲在地上做好姿勢,準備掘土;另一組士兵將隨身帶的木籃按順序擺放在地上。
號音響起,士兵們開始掘土,鐵鍬深入土中的哧哧聲不絕入耳,緊接著,是倒土的聲音,剷起的土倒入籃中,早已等候計程車兵趕緊挑起籃子,一溜小跑拋向城頭;而剷土計程車兵旁,另一名士兵依序排上了隊,並將自己的籃子移到土坑前……”
鼓聲仍在響,鼓聲中,晉軍士兵穿梭往來,一隊士兵剷土挖坑,一隊士兵挑土倒土堆山,一隊士兵舉起巨大的木樁,喊著號子夯土成山。鐵鍬剷土的聲音、倒土聲,夯土聲、號子聲,加上鼓聲、號聲,構成了一幅交響樂。現場的聲響雖然嘈雜,但細細聽來,確實緊張有序,各種音響節奏明顯。
十萬人鋪開了幹活,場面浩大的令人目眩神迷。圍繞著代國國都一圈,周長三十里的田野上,晉國人用他們特有的紀律性與組織性,你來我往的勞動著。勞動中,歌聲此起彼伏,晉國上軍唱的是《我出我車》,新來的趙軍唱的是《甫田》:“悼彼甫田,歲取千千。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今適南畝,或耘或籽,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好嘛!他們直接將代國看做自家菜園子。
而隗氏新歸,沒學會很多的歌,他們唱的是剛才學會的《兔罝》。不同的歌聲叫他們辨別不同的隊伍,大家軍服都一樣,各自劃分隊伍進行工作,沒歌聲指引,很容易走錯行列。
燕由與公子離看得面色蒼白,常聽人說霸之國“好整以暇”,但沒想到他們對紀律的追求竟到了如此變態的地步,連鑄造土壘都要敲軍鼓,分小隊,分工協作進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